财政支出
针对中美经贸摩擦可能给中国经济带来的影响,刘昆说,今年以来,美国实施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措施,损害了中国企业的利益,也损害外国在华企业的利益。对于在经贸摩擦中受到影响的企业,财政部门已经制定了帮扶措施,包括协调解决企业在出口方面的问题,支持受影响企业内部转岗和技能培训等,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我国积极财政政策聚力增效,大力实施减税降费,着力扩内需调结构,促进中国经济稳步迈向高质量发展
西安国家粮食交易中心前身为陕西省粮食批发市场,于1993年经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2008年,经国家粮食局批准,在陕西省粮食批发市场的基础上,设立集粮油交易、结算、信息、服务为一体的国家级粮食交易中心,并确定为国家粮食局重点联系批发市场。2014年6月,陕西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批复同意陕西省粮食批发市场更名为西安国家粮食交易中心
2022年1月1日,《法律援助法》正式施行。为向广大群众更好地宣传贯彻《法律援助法》,设立《法律援助法》条文解读栏目,促进广大群众更加全面、准确地理解把握立法原意。 第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法律援助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保障法律援助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财政部副部长夏先德昨天在北京表示,我国将从四个方面着力,引导资源配置和政策的供给,向构建新发展格局聚焦用力,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夏先德表示,我国具有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巨大的内需潜力,因此,首先就需要发挥潜力优势,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同时,还需要强化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支持加快建设现代化的产业体系
财政部19日发布财政收支数据显示,1至7月累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4725亿元,同比下降8.7%。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3575亿元,同比下降11.3%;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61150亿元,同比下降6.2%。全国税收收入98509亿元,同比下降8.8%;非税收入16216亿元,同比下降7.7%
未来教育经费的重点应是如何把握好资金投入的方向,更合理、高效地使用资金,把钱用在刀刃上,以更好实现各个教育发展目标。 日前,教育部、财政部和国家统计局联合公布的2016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显示,2016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为31396.25亿元,首次超过3万亿元,较上年增长7.44%;占GDP比例为4.22%,连续5年保持在4%以上。 中国政府在1993年制定的《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提出,到2000年前,中国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应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
前三季度,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以下简称财政收入)完成532亿元,剔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同口径(以下简称同口径)增长2.3%,自然口径下降9%,为年初预算的68.7%。 分结构看,税收收入完成316.5亿元,同口径下降3%,自然口径下降19.8%;非税收入完成215.5亿元,增长13.4%,占财政收入的比重为40.5%。 分级次看,市本级完成146.5亿元,同口径下降8.7%,自然口径下降33.1%;县区级完成385.4亿元,同口径增长9%,自然口径增长5.4%
我省钱袋里的钱都花在哪了?今年的钱咋花?昨日,省财政厅向人大代表报账:去年,我省在教育、公共服务、社会保障与就业上花得最多;但是,医疗卫生上花钱增长的速度最快。 今年,我省将勒紧“裤腰带”过紧日子,但是在民生工程上花的钱不打折,教育、医疗卫生等方面安排得多。 昨天的省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上,省财政厅厅长钱国玉以书面形式作了《关于河南省2009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0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向人大代表报告了2009年我省的财政收支情况,也介绍了2010年我省的财政收支计划
标 题:台儿庄区经济运行分析(2022年9月) 前三季度,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3.5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0%,高于全市0.5个百分点,居全市第1位,较二季度相比前进2位。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9.80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47.42亿元,增长8.8%,高于全市4.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46.37亿元,增长2.0%,三次产业占比为:17.4:41.8:40.8。 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当月增长10.6%,累计增长12.3%,累计增幅高于全市平均5.4个百分点,居全市第1位,较上月相比前进2位
2020年新冠疫情危机引发近年最严重的经济衰退和熊市,但笔者认为,随着疫苗逐步上市,预期2021年全球大部分地区将达至群体免疫的程度,并可从第二季起开始全面重启经济活动。 全球经济的复苏很大程度受疫苗接种进度影响,假设已发展国家需时6个月作广泛分销及接种,北半球在2021年夏季便有望大致上回复到正常状态。一旦疫苗成功推出,将加速经济活动回复正常,减少因现时欧美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加剧导致经济下行的风险,有助提升较长期的经济增长预期,以及成为周期性股份及债券收益率的利好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