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专家
在专业学术团体中担任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磁共振学组委员、山东省影像学会神经分会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学会放射分会神经学组组长、山东省医学影像学研究会理事、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评审专家、国家科技奖励评审专家、山东省针灸学会委员、山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委员、罕见病疑难病会诊网首席专家、中华放射学杂志特邀编委、中华放射学杂志审稿专家、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编委、磁共振成像编委、中国CT和MRI杂志编委、医学影像学杂志编委等职务。 主编及参编专业著作及书10部,在欧洲放射学杂志及中华放射学杂志等发表论文20余篇,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利用MEGA-PRESS技术检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脑组织γ-氨基丁酸(GABA)的研究》、《胎儿脑室脑池扩大产前诊断的超声与MRI对照及病理研究》负责人、国家科技部“973计划”项目《基于“肝藏血主疏泄”的脏象理论研究》子课题负责人、“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脑卒中易损患者影像关键技术研究及评估》子课题负责人等科研任务。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山东省医学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项
张亮,卫生健康政策研究首席专家,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医药卫生管理学院原院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中华预防医学会卫生事业管理学会副主任委员,全国高等学校卫生管理专业规划教材评审委员会主任委员。 侯水平,卫生健康法制研究首席专家,研究员,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原院长,现任四川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四川省卫生计生决策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委员,四川省法学会副会长及学术委员会主任。 郑小华,卫生健康经济研究首席专家,教授,四川天府健康产业研究院院长,国务院有突出贡献专家,四川省卫生经济学会副会长,四川省卫生信息学会副会长,四川省卫生信息学会医院信息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近日,《类风湿痊愈后的管理方案交流会暨西南类风湿关节炎康复中心成立仪式》在成都顺利举行。我院类风湿首席专家邓明俊、田卫国、赵林、上海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龚邦东教授等共同出席了本次会议。会上,京沪川专家组重点对愈后管理方案及西南类风湿关节炎康复中心的成立对我国类风湿患者的深远意义进行深度分析、归纳和总结
通过调查2007-2016年中国各地高考状元的家庭背景发现,能否成为高考状元与其家庭背景、父母职业及学历等有密切关系。报告负责人、艾瑞深研究院院长赵德国指出,最近10年来,父母为大学教授、研究员、高级工程师等“高级知识分子”家庭的状元比例逐年上升,教师家庭、公务员家庭的高考状元所占比例较高,最盛产全国高考状元;而来自农村、经济状况欠佳家庭的状元所占比例下降。随着我国高考竞争激烈程度的提高,考生的高考成绩除了与考生本身努力有关之外,考生所拥有的社会资源与教育资源也至关重要
陈孔立,1930年2月出生,1952年厦门大学历史系毕业,1955年中国人民大学马列主义研究班毕业。长期从事台湾历史、台湾政治、两岸关系研究。 曾任厦门大学台湾研究所所长(1987-1994),第一届海峡两岸关系协会理事(1991-1998),中国史学会理事(1988-2004)
世界卫生组织早前将猴痘列为“国际关注公共卫生紧急事件”。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周一(25日)在微博发文称,从这次猴痘在欧美国家波及的人群和传播方式来看,猴痘传入中国内地、香港和澳门,只是时间问题,但认为不会造成大流行。 吴尊友指出,目前,内地、香港和澳门暂无发现猴痘病例报告
8月26日,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举行李严成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民国律师公会档案文献收集、整理与研究》开题论证会。会议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华中师范大学马敏教授、中国政法大学朱勇教授等国内8名著名专家参加了线上视频会议,副校长肖德、社会科学处处长邵俊青,课题组成员和历史文化学院教师代表出席现场会议。会议由历史文化学院院长黄柏权教授主持
中交武汉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企业创建于1960年,为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企业下属全资子企业,是科技部备案的转制科研院所。拥有勘察设计、工程检测、特种施工、工程材料等各类资质二十余项,业务涵盖设计咨询、施工技术、检测加固三个板块。 企业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先后获中国专利金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中国交建科技进步特等奖、中国交建技术发明一等奖等重大奖项百余项
河北省社会科学院人力资源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河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主要从事人力人才资源开发研究。作为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80多篇,其中《论加强人才需求预测预报》、《人才流动的新特点及其规律性探析》等10多篇文章在《光明日报》、《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等报刊发表;主持完成“建设经济强省的人才支撑力评估研究”、“河北省战略新兴产业人才需求预测”、“河北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创新人才支撑问题研究”、“河北省实施人才强省战略的政策体系建设研究”、“河北省与其他省份人才引进政策与实践比较研究”、“河北省‘十三五’发挥人力资源优势建设人才强省研究”、“河北省‘十三五’扩大就业问题研究”等20多项重大重点课题,取得重要应用性成果30多项,其中10多项成果被省委省政府或省级党政机关采用;主编出版著作20多部,其中年度《河北人才发展报告》10多部;获省级以上奖励10多项,其中获河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二项、三等奖二项,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一项,省社科规划(省社科基金)优秀成果二等奖一项,省决策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一项;作为首席专家承担完成了《河北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及河北省教育、医疗卫生、宣传文化、国有企业、民营经济等10个专项人才规划的编制任务。
韩喜平教授,吉林大学马克思理论一级学科带头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吉林大学党委副书记,吉林大学东北与东北亚研究院院长,吉林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心主任,吉林大学天和劳动关系研究院院长,吉林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社科学部学位委员会主席。曾任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