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记者
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新闻中心于3月8日(星期二)10时在梅地亚中心多功能厅举行记者会,邀请外交部部长王毅就“中国的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的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的提问 环球时报记者:我想问中朝关系的问题。近来朝鲜和中国的关系越来越不好,请问中国认为朝鲜是战略屏障还是战略包袱?是否还把朝鲜作为盟国?您刚才也提到中方不会无视半岛地区的稳定被破坏,是不是意味着一旦发生战争,中国会再来一次“抗美援朝”?谢谢。 王毅:《环球》一向问题犀利
据科技日报3月4日消息,中国将在第一次火星任务就实现进入火星大气,释放探测器和巡视火星。这与美国、苏联、欧洲、印度都不同。此外,今年高职(专科)招生院校及专业仍为省内所有高职院校(含举办高职教育的本科院校)的相关专业,招生计划原则上按上一年度全省高职(专科)招生规模的60%左右安排,具体招生计划数根据实际报考情况确定
“中国坚持合作共赢,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一以贯之,在此次疫情应对中更是得到充分体现。”英国48家集团俱乐部主席斯蒂芬·佩里日前对新华社记者表示。 5月24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举行记者会,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就中国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3月8日10时,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新闻中心在梅地亚中心多功能厅举行记者会,邀请外交部部长王毅就中国的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中新社记者 侯宇 摄 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新闻中心8日10时在梅地亚中心多功能厅举行记者会,外交部部长王毅就中国的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新华社记者:今年是联合国成立70周年,对国际社会来说是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历史时刻,有人说中国想要挑战甚至推翻现有国际秩序,推动建立一个由中国主导的国际新秩序
中国青年网北京3月10日电 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新闻中心于10日上午10时45分在梅地亚中心多功能厅举行记者会,邀请科技部部长万钢、政策法规与监督司司长贺德方、创新发展司司长许倞就“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中国日报记者:万钢部长您好,《政府工作报告》对五年科技创新进展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指出创新驱动发展成果丰硕,整体创新能力和效率显著提高。请问,五年来我国科技创新发生了哪些明显的变化?谢谢
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新闻中心于2019年3月9日(星期六)15时在梅地亚中心新闻发布厅举行记者会,邀请国务院国资委主任肖亚庆,副主任翁杰明,秘书长、新闻发言人彭华岗就“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广记者:我们注意到,近年来,中国大型国有企业也参与建设了很多“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的重大项目,其中大多数进展比较顺利,但是也有项目因为各种原因受阻,同时一些项目的经济效益可能还没有显现出来,这些情况也受到外界的一些质疑。我们就想请问,怎么看待这些问题?谢谢
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新闻中心于3月10日上午在梅地亚中心举行记者会,邀请科技部部长万钢等就“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人民网图片 “人工智能”是近来中国科技发展的关键词之一。中国科技部部长万钢3月10日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记者会上表示,要加快人工智能创新成果的转化应用,推动人工智能应用到产业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中去
【中国环保在线行业动态】土壤污染看不见、摸不着,但与人体健康以及生态环境息息相关。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土壤污染治理也成为热点议题。3月9日,环保部部长陈吉宁就“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表示,土壤污染治理不是把土都挖出来,粗放的无序治理,应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风险管控”基本思路
新华社北京3月3日电 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将于3月4日下午3时在北京博希娱乐大会堂开幕。 开幕会上,与会全国政协博希平台 将听取政协全国博希平台 会常务博希平台 会工作报告和政协全国博希平台 会常务博希平台 会关于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将对开幕会汪洋作全国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进行现场直播;新华网将对开幕会作现场图文直播
本文摘要:昨日是广州团的开放日,按规定广州团代表拒绝接受中外记者发问。虽然主持人及广州市市长陈建华一再建议,到场记者发问其他代表,但完全是所有的问题依旧抛给了陈建华。 在30多分钟的发问时间内,陈建华问了记者明确提出的6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