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咙痛
疫情严峻,最近不少市民都疯抢连花胶囊, 以作“看门口”之药物。到底这款中成药有何功能?又有什么体质的人不适合服用呢? 用于热毒袭肺证,症见发热,恶寒,肌肉酸痛,鼻塞流涕,咳嗽,头痛,咽干咽痛,舌偏红,苔黄或黄腻。 连花胶囊主要的功能是清温毒及清肺热,可舒缓发烧、咳嗽、喉咙痛等,是一种治疗外感病热毒袭肺证的中成药
当前位置:首页生活随笔 最有用的一句话:你要多喝水才行! 最有用的一句话:你要多喝水才行! 我听过,最有用的一句话:你要多喝水才行! 我突然之间发现这句话是万能的,不管是喉咙痛、感冒、发烧、或者是你女朋友来那个的时候,你直接说:要多喝水哦! 你一说出来,给对方的感觉就是,你很关心她。 但是事实真的如此吗?也许对方的心里面会在想,你这傻*,除了这一句,还能说点别的吗? 当然,以上的内容只是开玩笑,请各位不要当真。 我这里所谓的喝水有用,是因为确实很有用,而且也很实用,千万不要忽略喝水这一件事情
以前不敏感的东西 为何现在会出现敏感? (1) 上个月,一位很熟的patient Doris来找我,因为她的面部突然出现了很多凸起的,又痕又红的疹子。 我仔细检查了她的皮肤,是典型的皮肤敏感红疹。那当然要问Doris: 最近有没有换过护肤品?有没有吃过什么特别的东西?有没有染发?又或者有没有用新的指甲油? (是的,我真的见过因为对指甲油敏感而在面部出现红疹的个案
在季节转变的时候,有些人会突然严重的拉肚子,有时候会伴随着呕吐等其他症状,因为拉的次数太多而求助医师,通常医生会告诉病人说,这是“肠胃型感冒”。什么?肠胃会感冒?通常大家第一时间听到这个名词时,都会非常的困惑,想说拉肚子不就是吃坏肚子吗?为什么要说肠胃感冒,然后有听没有懂的默默离开诊间,当然大家还是会乖乖的吃药,才能减缓拉肚子的症状。 在医学上只有“感冒”及“肠胃炎”两种说法,“肠胃型感冒”并不是一个正式的专有名词,而是为了区隔吃坏肚子及真正的肠胃炎才演变出这个名词,让一般大众比较了解,这个拉肚子的症状不是因为吃坏肚子,也减轻病人害怕因为吃坏肚子的心理压力
您已经感觉不太舒服,然后您发现(或有人告诉您)您有口臭。您知道口臭可能是鼻窦感染的警号吗?这是真的!当鼻腔的黏液流到喉咙后方就会出现这种情况。情况有点糟糕,但这是可以治疗的
中央流行疫情指挥中心今(30)日公布国内新增6例境外移入COVID-19确定病例,分别自印尼(案901)、捷克(案902)及巴西(案903至906)入境。 指挥中心表示,案901为本国籍40多岁男性,去(2020)年7月前往印尼,今(2021)年1月21日返国,持有搭机前3日内检验阴性报告,入境后至住处居家检疫;个案1月22日起陆续出现发烧、咳嗽及喉咙痛等症状,于1月27日主动通报后由卫生单位安排就医采检,并于今日确诊。已掌握接触者共17人,其中5人列居家隔离,12人列自主健康管理
喉咙痛有很多成因,可能是感冒﹑过度使用声带,或是扁桃腺炎,但相同的是,每次吞口水都会让人崩溃,今天就和大家分享舒缓喉咙痛的方法。 以一杯温水里加上1/4茶匙盐制成盐水,倒入口中,抬头望天花,让液体流入喉咙深处,漱完口后吐出,有助舒缓喉咙不适,可每2小时一次。 用热水浸过的毛巾或暖水袋敷著喉咙(可接受的温度),也可在水中加入海盐,有助促进血液循环,每次约敷5-10分钟,可重复热敷
炎炎夏日,如何安度酷暑?不少人戏称:都靠空调来“续命”,不过,在享受凉爽的同时,专家提醒:要当心“空调病”! 什么是空调病? 头晕、头痛、乏力、嗜睡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鼻塞、流鼻涕、喉咙痛等都是“空调病”的症状。医学上其实并没有一种病叫作“空调病”,这是一个社会学的病名,通常与空调的不恰当使用有关。 如何科学健康清凉度夏? 1.每天注意通风,定时打开窗户,关闭空调,增气换气,使室内保持一定的新鲜空气
大量网上发蒙脱石散的多是军事、历史、美妆博主,或者一些营销性质的博主,没有一个专业的医学博主在发蒙脱石相关的帖子。有人追根溯源发现,网上传播得最广的囤蒙脱石散、整肠生、诺氟沙星的源头是“厂里修打印机的同事,说他是黄头发”。 美东时间2022年12月30日,美国疾控中心公布的数据显示,估计当周美国有40.5%新冠病毒感染病例是由高传染性的奥密克戎亚型毒株XBB.1.5毒株引起的
为加强支援社区的确诊病人,落实分流分层照顾患者,医院管理局(医管局)启动2019冠状病毒病确诊个案指定诊所,协助治疗因较轻微感染症状(例如发烧、咳嗽、喉咙痛等)而需要获得医生诊症服务的社区确诊病人,特别是较高风险患者(包括70岁或以上长者、五岁或以下小童、怀孕28周或以上的孕妇,以及免疫力受抑制的病人,例如曾接受器官移植、患有免疫系统减弱的疾病,或长期服用减弱免疫系统药物的病人),为他们提供适切的治疗,舒缓病征。 即日起市民只需更新医管局手机程式“HA Go”,在无须注册成为“HA Go”会员的情况下,便可以直接透过“预约指定诊所”功能,为所有确诊人士,包括未曾在医管局登记或使用医疗服务的人士或持有其他身份证明文件人士等,预约指定诊所服务。 另外,除一般预约电话,高风险患者(包括70岁或以上长者、五岁或以下小童、怀孕28周或以上的孕妇,以及免疫力受抑制的病人,例如曾接受器官移植、患有免疫系统减弱的疾病,或长期服用减弱免疫系统药物的病人)亦可以继续透过“关爱预约专线”预约指定诊所诊症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