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始
阮籍与嵇康从文学的书写中呈现出对于政治的基本关怀与主张
阮籍与嵇康从文学的书写中呈现出对于政治的基本关怀与主张,有着与正始玄学迥异的样貌,深刻地展现在对于礼教的彻底反动,同时透过文学作品中隐藏的政治理解与期待,道出思想在时代的特性与转折,对于儒道二家政治思想进行了类似判教的反省,跳开“名教出于自然”的间架,更直接地面对了名教与自然之间的紧张性,深层地处理了政治行动者与所在政治社群的关连性,不可讳言,名教与自然的尖锐对立在某个层面挑战了政治权威,甚而因为冲突造成了政权与政治秩序的危机,然而,正好由于这样的冲撞,才让政治秩序、政治权威、政治利益与政治主体在政治实践的妥适安排,成为一个必须正视与解决的时代议题。 透过阮籍与嵇康的诗文,我们看到了文学与政治之间细致的对话,也看到了知识分子与政制社群成员两种角色的互动,同时得以重新反思魏晋时期政治思想的变动。
墨林星凤──《魏三体石经》初拓未剖本文物馆周记010
《魏三
墨林星凤──《魏三体石经》初拓未剖本(文物馆周记010) 《魏三体石经》又称为《正始石经》、《魏石经》,三国曹魏正始二年(241)刻制,内容为十三经中的《尚书》、《春秋》和部分《左传》。因为每字皆刻古文、篆书、隶书三种字体,故称为三体石经。与汉代的《熹平石经》、唐朝的《开成石经》,并称为中国古代的三大石经,都是官订的教科书
我国古代将儒家经典镌刻在石碑上形成儒家石经
我国古代将儒家经典镌刻在石碑上形成儒家石经,自汉末至清中叶共刊刻七种石经,被称为“七朝石经”,历来为学界重视。记者近日采访了解到,近5年来学界在此前专题研究基础上,开始对七朝石经展开整体综合研究,对历代石经文献进行整理集成,并着手探索石经学学科建构。 七朝石经分别为东汉熹平石经、三国曹魏正始石经、唐开成石经、五代孟蜀广政石经、北宋嘉祐石经、南宋绍兴石经、清乾隆石经,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文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