箨
秆高4-8 m,径3-4.5㎝,幼秆被白粉,节下方白粉最明显,光滑无毛,节间长约20㎝,节环平坦或于细秆中略隆起。箨鞘背面橙红褐色,或略綠色,具稀疏褐色小斑点或不明显斑块;箨耳发达,紫褐色,卵形或镰形,伸出;䍁毛紫褐色,屈曲;箨舌紫褐色,高2㎜,边缘具与箨舌更高之暗紫色纤毛或略短之细白毛;箨葉浅褐綠色,长三角形,直立或外展,平直或波狀,不皱曲。葉3-4枚一簇,长达13㎝,宽达1.5㎝,先端长渐尖,表面无毛,背面基部密生柔毛;葉鞘具缘毛;葉耳发达,卵形或半圆形,紫綠色,具䍁毛;葉舌长2㎜以上,边缘具细长纤毛
大 小: 秆蔓生,向上斜出,长8~20m,直径3~4cm。 竹 秆: 具细长之顶端,悬垂状或攀援状,节间长达75cm,密生向上之棕色小刺毛。 枝 叶: 枝条细长,叶片长披针形,长9~15cm,宽1.2~2.0cm
秆高10-12 m,径5-8㎝;节间长40-50㎝,略微弯曲,下部微膨大,幼时薄被白粉,疏生棕色细毛,节略隆起,基部第1-2节上下方常各环生一圈灰白色细绢毛;分枝自第1-2节开始,基部者多仅1枝,上方者多枝簇生,主枝较粗长。箨鞘早落,背面基部被褐色刚毛,先端近截形;箨耳不等大,边缘具波曲狀䍁毛;大耳椭圆形,长约2㎝,宽5-6 m,小耳长约1㎝,宽约5㎜;箨舌高2-3㎜,齿裂,被流苏狀短毛;箨葉直立,狭卵形至卵狀三角形,长约为箨鞘之半,基部略圆形缩窄,基部宽约为箨鞘宽之2/3。葉线狀披针形至狭披针形,长10-20㎝,宽1.3-2㎝,先端渐尖,锐头,表面无毛,背面密被细柔毛;葉鞘背面无毛,纤毛缘;葉耳镰形,具长5-10㎜之䍁毛;葉舌高约1㎜,先端圆钝,被细毛
秆高6-16 m,径4-10㎝,幼秆綠色,密被短柔毛;箨环上下方均具白粉,老秆黄綠色,节间长约35㎝,节环平坦。箨鞘多长于节间,背面紫褐色,疏生深褐色小斑点及细条纹,被紫褐色脱落性硬毛;箨耳不明显但具紫色长䍁毛;箨舌紫红色,弧形,具长1-2㎜之纤毛;箨葉紫綠色,长披针形至线形,长可达30㎝,开展外折,皱曲。葉1-4枚一簇,线狀披针形,长10-15㎝,宽0.8-1.5㎝,兩面疏生柔毛;鞘口䍁毛发达;葉舌明显凸出,长纤毛缘
【记者廖吟萱淡水校园报导】由中国文学学系与惊声古典诗社、微光现代诗社举办“第五届秋水文章诗歌创作大赛”征文比赛将从31日起开跑啰!为鼓吹创作之风气、宣扬文学之优美,本次征选分为古典诗、现代诗、五言对联及七言对联4组,每组以一篇为限。其中,古典诗、现代诗2组以“咏物”为范围,题目自订,内容由投稿者自由发挥;五言对联组以上联“浪涌迎初日”征下联;七言对联组则是以上联“春园嫩箨看成竹”征下联。喜欢诗词的你还在等什么呢,赶快踊跃报名!详请见中文系网页(网址:[URL])
秆高3-14㎝,径2-7㎝,节间长15-50㎝,分生自秆下方开始,數枝簇生,中央3枝较粗长。箨鞘早落,厚革质,表面密布黑色细毛;箨耳显著,不何下倾斜,微皱,具褐色波曲䍁毛,兩耳不等大;大耳长椭圆形至披针形,长约1.5㎝,宽约0.7㎝;小耳仅约大耳之1/3;箨舌高达0.5㎝,齿狀缘,上端丛生须毛;箨葉直立,三角形,背面疏生褐色刺毛或近光滑,先端短渐尖,基部略紧缩至长约为箨鞘先端之5/6。葉一簇5-11枚,线狀披针形,基部圆形,长10-25㎝,宽1.2-2.5㎝,脉6-9;葉耳显著,丛生须毛;葉舌半圆狀,芒齿缘;葉鞘长4-6㎝,表面疏生柔毛或平滑无毛
一、形态特征 竿高5—8米,径可达5—6厘米,竹竿金黄色,色泽非常鲜艳。箨鞘密被稠密的烟色云斑;无箨耳及鞘口遂毛;箨舌短而中部强拱起,两侧显著下延,箨叶细长,前半部强烈皱折。竹叶较长大而呈簇状下垂,外观醒目
紫竹(学名:Phyllostachys nigra (Lodd. ex Lindl.)Munro):竿高4-8米,稀可高达10米,直径可达5厘米,幼竿绿色,密被细柔毛及白粉,箨环有毛,一年生以后的竿逐渐先出现紫斑,最后全部变为紫黑色,无毛;箨片三角形至三角状披针形,绿色,但脉为紫色,舟状,直立或以后稍开展,微皱曲或波状。 紫竹根的功效与作用: 紫竹根手串制作方法: 首先,我们要制作紫竹根手串必须准备的工具和材料有:小刀、锯子、铁锤、食盐、砂纸、手动钻孔器。 第一步,先把紫竹根的毛毛糙糙的茎用刀给全部刮掉,注意哦,不要太着急,很容易挂伤手哦! 第二步,紫竹根的茎全部剔除干净后,要用锯子把紫竹根锯成一小节一小节的
均平滑,箨耳椭圆形,开展,与箨葉区分不明,缘具须毛;箨舌隆起,高约4㎜, 先端具白色细毛;箨葉卵狀披针形,基部不收缩,向兩侧延伸成箨耳。秆下方小枝。 葉一簇5-11,线狀披针形,长7-22㎝,宽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