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基金
李爱民,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首批万人计划科技领军人才,第七届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现任南京大学环境学院副院长,国家有机毒物污染控制与资源化工程技术中心主任,南京大学盐城环保技术与工程研究院院长,南京环保产业创新中心主任,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专业委员会委员。 2017年1月李爱民教授领衔项目“难降解有机工业废水治理与毒性减排关键技术及装备”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月15日,自然科学基金委有关部门对徐中民研究员涉事的这两篇论文与承担基金项目等情况进行回应: 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监督委员会对科学基金资助工作中不端行为的处理办法(试行)》第十六条第二项的规定,撤销徐中民2011年获资助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重点支持项目“黑河流域生态-水文过程集成研究”(批准号91125019),追回已拨资金,取消徐中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资格2年(2020年7月7日至2022年7月6日),给予徐中民通报批评。 该项目于2016年结题验收,共提交74篇(部)论著,项目负责人本人到会向专家组汇报了项目研究情况。经认真评议,专家组认为该项目基本完成了研究任务,综合评价等级为“一般”
参与方式:腾讯会议会议号:367 980 209 张保才,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基因组生物学研究中心研究员。2010年毕业于中科院遗传发育所遗传学专业,获理学博士学位;毕业后留所工作,2020年起任青年研究员。长期从事植物多糖研究,主要研究植物多糖的纳米结构形成与组装调控机理,为作物精准设计改良与生物质利用提供原创理论
张教授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金融科技、投资学、公司金融,行为金融学等。他的研究被超过200家媒体报道并发表在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Journal of Corporate Financ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oney and Finance 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 Journal of Derivatives 和 Financial Management 等顶级期刊上。他曾获得多项顶级基金,包括国家科学基金和上海国际金融与经济研究院的基金 义乌研究院复旦基地第一批项目立项
张雪波,教授,博导,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现任南开大学机器人与信息自动化研究所副所长,天津市智能机器人技术重点实验室副主任。2006年本科毕业于天津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2011年博士毕业于南开大学机器人所。先后赴加拿大温莎大学、香港城市大学进行合作访问研究
1、认真学习、宣传、贯彻落实上级有关人才工作的政策,负责学校人才引进(引智)政策的具体落实,协助制定学校人才引进总体规划及创新人才引进工作措施; 2、广泛宣传学校人才引进相关政策,组织和实施海内外线上线下人才招聘活动; 3、组织实施引进人才学术评价工作,协助组织召开学校人才引进、引智工作相关会议,并做好会议材料的整理和归档; 4、负责组织引进人员来校签订工作合同及岗位聘任事宜,与校内外各有关部门进行协调,落实引进人才相应待遇问题; 1.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坚决贯彻执行党和国家关于人才发展工作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积极落实上级主管部门及学校的指示、决定; 2.制订落实学校高层次人才发展的计划、制度及相关管理规定; 3.负责各类高层次人才项目的申报、指导、管理、跟踪服务与总结工作; 4.负责学校高层次人才的聘期考核、日常联络与服务管理工作; 5.完成学校及部门领导交办的其它各项任务。 1、做好学校博士后政策、制度、工作计划等制定、修订和实施工作,以及学校博士后流动站的日常管理、督促指导以及考核、评估工作; 2、负责做好博士后的进站、站中管理、出站工作,与校内外有关部门进行协调,妥善做好博士后进站后的相关后续服务工作; 3、负责做好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以及各类博士后人才项目的申报、遴选、推荐工作,做好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评审专家遴选、推荐,完善学校博士后专家库; 4、负责做好与联合培养博士后合作企业的洽谈、往来和协议签订事宜; 1.负责与上级主管部门联系,积极落实关于院士的相关工作; 2.负责及时掌握国家及省部市有关院士的政策待遇,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的支持,为院士做好奖助及资金发放工作; 3.负责院士的医疗保障和健康服务工作,协助院士做好教学科研、人才交流、团队建设和对外合作等服务工作; 4.负责双聘院士的日常工作联系,协助做好双聘院士和其他院士来校期间的活动安排和接待工作; 5.完成学校、部门领导、本校院士及双聘院士交办的其它工作。
本课题组成立于2013年,依托“智能化递药”教育部及全军重点实验室,致力于重大疾病如神经退行性疾病和肿瘤等的诊断和治疗相关研究。课题组长黄容琴教授,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博士生导师,近年在JACS、Nano Lett、ACS Nano等国际权威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主持基金委国际合作项目、面上项目等国家省部级项目10余项,入选世界经济论坛2019年度青年科学家榜单(全球遴选21位),上海药学科技二等奖(第一完成人)。欢迎访问课题组主页:www.x-mol.com/groups/rqhuang
主讲人概况: 韩旭,湖南大学副校长、传授。1990年和1997年分别在哈尔滨工业大学获学士和硕士学位,2000年在新加坡国立大学获博士学位。2004年全职回国后在湖南大学工作至今,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传授
同济大学车用新能源研究院成立于2017年,以同济大学智能型新能源汽车协同创新中心、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汽车学院为依托。研究院由黄云辉(长江/杰青)领衔,现有教授(博导)4名、副教授2名、讲师1名、博士后5名、在读研究生30余名。研究方向主要为面向新能源汽车应用的锂离子动力与储能电池、锂离子固态电池、燃料电池等,涉及电池材料设计合成、电芯设计、电池成组技术与梯次利用、工况条件下的电池监测及衰减机理研究等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4月17日电 “我国已开启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根据医学发展规律和趋势,亟待建立完善的国家医学科技创新体系,并设立专门的国家医学健康科学基金。”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王辰17日在北京表示。 17日,首届中国医学发展大会在北京召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