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篇
旧约在主耶稣完成了新约之后就已经过去了, 既然 神提到“新的约”,那么第一个约就成为旧的了; 而那渐旧渐衰的必然很快消逝了。 在读旧约的时候,一定要紧紧记得主耶稣在十字架已经完成的救赎大功, 我们就必须凭信心领受他所赐的权柄和能力,奉耶稣的名行使这权柄与能力, 抵挡恶者的作为,坚持真理,不上当! 在新约的亮光中, 读诗篇十三篇: 耶和华啊,谢谢你爱我,永远与我同在! 我在你的同在里,欢喜快乐, 因为你的眼目从来没有离开我! 我的仇敌升高压制我,但是你是我的帮助者,他能够把我怎么样呢? 我们凡事都能做,凡事都能够面对! 他是我们的智慧,必定帮助我们将绊脚石(危机),转变为踏脚石(转机)!
《知识论的未来/知识论译丛》以探究知识论的未来发展为主旨,收录了十三篇在当前知识论界富有活力的领域与问题,试图描述出未来知识论的可能图景。 《知识论的未来/知识论译丛》中包含众多的提议与推测,例如要放弃什么样的知识论论题与方法,什么样的知识论论题与方法应该赢得更多的关注,我们能否清楚地识别知识论的限度,知识的核心概念是什么,以及把什么样的概念作为知识的核心能够使得知识论走向繁荣,等等。这些提议与推测来自当前才思敏锐的知识论学者
每年9月原是充满“希望”及“活力”的月份,但2020年的9月与过往不一样,2019冠状病毒病依然持续,疫情未来极可能反复,没有人能够告诉我们疫情何年何月何日会结束,大家的心情是否感到灰心无助,并出现了抗疫疲劳吗? 在这困难的时刻,校长邀请各位同学一起阅读圣咏第二十三篇。 特别是这几句“纵使我应走过阴森的幽谷,我不怕凶险,因你与我同住。”校长希望各位同学铭记在心,让我们彼此互勉,越是困难的时刻,越要信靠上主
2019年12月3日下午 16:00-18:30,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黄朴民教授应邀做客我校,在太白校区博望报告厅为我校师生做《笼罩在孙子和《孙子兵法》身上的“N”个谜》专题讲座。讲座由电子游戏平台院长陈峰教授主持,中国史的相关教师及各专业研究生、本科生到场聆听。 黄朴民教授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孙子和《孙子兵法》的相关谜团进行讲解并提出了许多非常重要的论断
汤颖,女,副教授,1978年出生,中共党员,2001年6月和2004年6月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分别获得理学学士和理学硕士;2007年6月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获得理学博士。 主要从事绿色催化以及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方面的研究工作。入校以来主讲《物理化学》、《化学专业英语》等本科课程,教学效果优良
二零零四年六月一至三日首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在香港、澳门和广州举行并签署《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框架协议》。“9+2”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框架正式诞生。这一区域合作发展的新趋势势将对“9+2”地区乃至中国的未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兵法这种东西到底有没有用,其实是因人而异的,对一个出色的军事领袖而言兵法能够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可对于一个拙劣的军事小白而言并不能起到雪中送炭的作用。 换句话说,一部好的兵法可以让优秀的军事家变得更优秀,而不能让一个傻子成为优秀的军事家。 中国古代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拥有了成熟的军事思想体系著作,也就是孙武的《孙子兵法》,在没有纸张的年代,能够形成十三篇,六千字的著述,是相当难得的,因此被称为“兵学圣典”,后历朝历代都对其有所研究,应该说,这是一部传播很广的书籍,凡是带兵打仗的人都会看这部书,但是我们看到,经常看兵书的人也不一定就会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