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证
百年来,探索中华早期文明的考古学家们,在国内许多地区,发现了如陕西的姜寨、湖南的城头山、浙江的河姆渡、湖北的盘龙城、河南的二里头与偃师商城、陕西的凤雏等一系列重要的考古遗址,这些考古遗址皆发现了重要的建筑遗存,通过建筑考古学的系统研究,我们将可与其他考古材料形成多维互证,还原历史。 例如,从姜寨、城头山等遗址中的“大房子”,再到二里头遗址中的大型回廊院落,其间的一系列建筑演变,恰是从聚落到国家的历史脚步。 这些遗址如满天繁星般,描绘着中华早期文明多元一体的进程,我们相信,终有一天,那些被田野考古学家唤醒的早期建筑遗址,那些被建筑考古学家复原的中国早期建筑,将告诉我们中华早期文明的缘起
日前,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韩琦教授的新著《通天之学:耶稣会士和天文学在中国的传播》(北京:三联书店,2018年)喜获第11届国际亚洲研究学者大会(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of Asia Scholars,ICAS)图书奖(荣誉提名奖,Honorary Mention)。本次会议2019年7月16至19日在荷兰莱顿大学举行,来自60多个国家的两千多名学者出席了会议。 国际亚洲研究学者大会自1997年创办以来,是全球最具影响力的有关亚洲研究的国际学术会议,每两年举办一次
金刚经和心经的关系都是属于佛学的大乘经文,所以也都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在我们不断的探索经文时,也是要让我们怀有好的信念,使我们能够一直坚持下去,让我们能够拥有好的感悟。 1、《心经》是专为小乘法而设的大乘解说,在“空”下将诸佛法如何划为等值,是《心经》的中心思想。《金刚经》则将各经文内容中的“本生”和“喻言”等故事、术语、名相,加以哲理意义的背景提示,从而将婆罗门非逻辑的旧文化,从佛教大小乘法中活生生的剥离出来
讲座时间:2023年 3月17日(星期五)14:00 主讲人介绍:张智中,南开大学威尼斯WWW432888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翻译系主任,中国翻译协会理事,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典籍英译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天津师范大学跨文化与世界文学研究院兼职教授,天津市比较文学学会理事,天津市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评议组成员、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世界汉学·文学中国研究会理事兼英文秘书长,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通讯评审专家和结项鉴定专家,天津外国语大学中央文献翻译研究基地兼职研究员,《国际诗歌翻译》季刊客座总编,《世界汉学》英文主编,《中国当代诗歌导读》编委会成员,中国当代诗歌奖评委等。出版编、译、著10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110余篇,获翻译与科研多种奖项。 内容简介:许渊冲既是翻译家,也是翻译理论家
顾农,男,1944年生,江苏泰州人。196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专业,后为扬州大学教授,现已退休、代表著作有:《文选论丛》,广陵书社2007年版;《从孔融到陶渊明——汉末三国两晋文学史论衡》,凤凰出版社2013年版;《与鲁迅有关》,凤凰出版社2014年版。代表论文有:《玄言诗初探》,《燕京学报》新16期(2004年5月);《诗史互证与诗心探幽——关于诗人阮籍的研究》,《国学研究》第20辑(2007年12月);《陆机还乡及其相关作品》,《文学遗产》2011年第5期;《潘岳的婚姻史与相关作品》,《文学遗产》2013年第4期
中国法制史(第五版)+同步辅导与习题集(含考研·司考真题)(套装共2册) 本书以中国法制史研究传统体例为纲,以历史时序为经,以每一王朝的法律思想、立法概况、主要法律制度为纬,对以中华法系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法律文化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在具体编写中,力求做到思想与制度相关,典籍与事例互证,重点与特点突出,内容涉及自夏商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中国法律历史发展进程,覆盖了当代中国法制史研究的基本框架体系。教材编订遵循文本的可读性、知识性和实用性,强调章目重点,设置延展阅读,辅以相关案例、图片和课后深度阅读、问题思考、应试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