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韩琦教授的新著《通天之学:耶稣会士和天文学在中国的传播》(北京:三联书店,2018年)喜获第11届国际亚洲研究学者大会(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of Asia Scholars,ICAS)图书奖(荣誉提名奖,Honorary Mention)。本次会议2019年7月16至19日在荷兰莱顿大学举行,来自60多个国家的两千多名学者出席了会议。
国际亚洲研究学者大会自1997年创办以来,是全球最具影响力的有关亚洲研究的国际学术会议,每两年举办一次。2004年,大会创立国际图书奖(International Book Prize IBP),旨在吸引国际学者对亚洲研究著作的关注。经过十余年的努力,它已发展成为蜚声国际的著名奖项。入选著作通常为跨学科、跨地域、有独**献的人文社科学术著作。2017年开始,除英文著作外,国际图书奖的遴选还包括中文、法文、德文、韩文、葡萄牙文、西班牙文等语种。经过专家严格的评选,今年最终入围六部中文图书,其中一部获奖作品,一部荣誉提名奖,四部入围作品。韩琦教授获得荣誉提名奖,是大会对其长期从事中西科学交流史研究的表彰,评委会评语对《通天之学》一书给予了很高评价:
韩琦教授的《通天之学:耶稣会士和天文学在中国的传播》一书以耶稣会士和天文学为主题,通过系统研读国内外所藏清代历算著作、官方文献和清人文集,并与欧洲所藏第一手西文档案资料互证,在全球史和跨文化的视野下系统阐述天主教传教士与欧洲天文学传入中国的诸面相。作者试图将天文学传播置于政治史、社会史和宗教史的语境中加以讨论,完整勾勒清代近两百年间欧洲天文学在华传播的历程。通过案例,生动展现了知识和权力交织的复杂背景,进而揭示了康熙皇帝如何通过西学来达到控制汉人和洋人之目的;深入分析了皇子、传教士、钦天监官员和士大夫群体在知识传播中所扮演的不同角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