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州窑
1955年生,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副理事长、常务理事,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副理事长,中国陶瓷工业协会艺术委员会执行会长,中国陶瓷艺术设计中心主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全国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2003年获“清华大学教书育人奖”;2011年与2013年分别荣获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陶瓷工业协会联合授予的“推进中国陶瓷艺术与设计发展特殊贡献奖”与“中国陶瓷艺术与设计教育杰出贡献奖”。参与庆祝内蒙古、宁夏、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等庆典的国家礼品设计
定窑在唐代时就已是著名瓷场,专烧白釉、黄釉瓷(白釉有玉壁底碗、注壶、瓶类;黄釉器有碗、注壶等。),到宋代发展迅速,比之前更大更有名,大量烧制白瓷,其次有黑釉、酱釉、绿釉、白地褐花等品种。白瓷胎土细腻,胎质薄而有光,釉色纯白滋润,上有泪痕,釉为白玻璃质釉,略带粉质,因此称为粉定,亦称白定
11月25日,由保定市人民政府、世界知识出版社、中国驻大阪总领事馆、日本京都府共同主办“古瓷新韵——中日陶瓷文化交流论坛”在保定举行。此次论坛以视频会议形式在中国保定和日本京都府同时举行,庆祝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谱写文化交流与友好合作新篇章。河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院长、全国工艺美术大师评委张广军应邀出席并在“中日陶瓷比较鉴赏”环节做题为《艺术瓷话》的发言
定窑在唐代时就已是著名瓷场,专烧白釉、黄釉瓷(白釉有玉壁底碗、注壶、瓶类;黄釉器有碗、注壶等。),到宋代发展迅速,比之前更大更有名,大量烧制白瓷,其次有黑釉、酱釉、绿釉、白地褐花等品种。白瓷胎土细腻,胎质薄而有光,釉色纯白滋润,上有泪痕,釉为白玻璃质釉,略带粉质,因此称为粉定,亦称白定
长沙窑,位于湖南省长沙县铜官镇一带,又名铜官窑,是唐代南方规模巨大的青瓷窑场之一。创烧年代可上溯到初唐,晚唐时期达到鼎盛,五代末期由于洪水泛滥而衰落,烧造时间持续300多年。 长沙窑对中国陶瓷史最大的贡献,是创烧了高温釉下彩瓷,以丰富的彩绘技法、绚丽的窑变工艺,分别开启了磁州窑瓷绘艺术与钧窑窑变艺术的先河
宋代的五大名窑的汝、官、哥、钧、定都有着各自的风格。耀州窑(陕西铜川)产品精美,胎骨很薄,釉层匀净;磁州窑(河北彭城)以磁石泥为坯,所以瓷器又称为磁器。宋代耀州窑瓷器拍卖在如今的拍卖行中可谓是炙手可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