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分异
刘彦随研究员等研究制定《中国现代农业区划方案》 农业是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过程的统一,农业地域格局取决于自然、经济、社会和技术等要素的综合影响,而且伴随着这些要素的长期变化而产生时空演化和区域分异,由此奠定了综合农业区划的科学基础。农业区划本质上是在充分考虑地区农业生产条件的相似性和差异性,综合分析农产品生产与消费关系、地区主体功能与人地关系地域特点基础上,按照农业地域系统演化机制与分异规律进行分区划片的综合技术过程。1981年周立三院士主持完成了首个《中国综合农业区划》方案
也称空间科学。研究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的区域的新兴学科。其研究目标是揭示区域矛盾和区域分异规律,为各个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为适应我国水资源自然地理分布现状本文将胡焕庸线~((1))作为区域分异标准运用比较优势理论综合利用改进的投入产出模型和2010年的投入产出表与42个细分行业数据构建产业结构优化模型模拟分析调整产业结构所带来的节水效益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本文研究结果表明(1)2010年胡焕庸线以东地区和胡焕庸线以西地区各行业消耗虚拟水量总计分别为8393.99亿吨~((2))和1731.85亿吨两侧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各行业在虚拟水量的消耗上也有较大的差距;(2)按照2010年各行业用水结构胡焕庸以东区域2010年各行业的虚拟水总量相比2020年的最严格水资源管理用水总量红线所允许的虚拟水量只有1496.01亿吨的差距;而胡焕庸线以西地区则已经超越监管红线706.47亿吨如果不改变用水结构二者几乎都不能完成用水总量控制目标;(3)在区域内产值规模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通过产业结构调整胡焕庸线以东区域的虚拟水使用量可减少945.24亿吨而胡焕庸线以西区域则减少229.17亿吨两者合计共节约水资源1174.34亿吨相当于湖南省2010年全省的水资源总量。可见调整产业结构可以有效帮助各省市完成用水总量控制目标同时也成为改善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缓解水资源不足、建设节水经济的一条重要途径
摘要:基于二元经济结构理论、社会公平哲学理论、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首次提出户籍制度的三重本质内涵:人口登记、迁移限制、竞争性福利行政限制,以及社会公平视角下户籍制度三大改革的理论依据:基于均等主义理论的户籍门槛总体放宽要求、基于纵向公平理论的重点人群落户要求、基于充足主义理论的居住证福利提升要求。在梳理全国330个城市户改进程基础上,以跨省人口流入热点地区31个城市为研究对象,基于15年来110份地方户籍文件分析热点地区城市在落实人口准入、重点群体落户、居住证实施三大户改要求的区域分异特征,将政策时点与各城市2005-2018年七类人口数据进行耦合,识别出户改区域差异对人口流动影响的七个特征。根据上述规律和发现,提出因时制宜强化三大政策工具、因地制宜优化户改政策结构、精准匹配完善“人地钱挂钩”三大政策建议
高考填报志愿时,地理科学专业就业方向有哪些以及就业前景怎么样是广大考生和家长朋友们十分关心的问题,以下是大学生必备网整理的地理科学专业简介、就业方向、就业前景等信息,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地理科学是一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地理科学,属地理科学类专业地理科学,基本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理学学位。 该专业培养现代地理科学基础理论扎实、基本知识全面、基本技能熟练,教学能力 适应现代地理教学发展需要,能在高等院校和中等学校从事地理教学、教学研究和其他教育工作,也能在科研机构、相关管理部门和企业从事科研、管理、规划与开发的高素质复合型专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