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学
花卉鉴赏与花艺是由花卉与艺术相融合而成的一门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艺术性和趣味性;本课程主要包括花卉鉴赏概论、花卉鉴赏的植物学基础、常见花卉鉴赏与识别三部分内容。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了解花卉的概念、历史和分类,花卉相关的植物学知识。能够识别和赏鉴常见花卉植物,了解其植物分类特征
钟观光(1869-1940),字宪鬯,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柴桥街道大溟村人,近代植物学家、教育家。中国近代植物学的开拓者,是国内用近代科学方法进行广泛植物采集调查的第一人。长期从事生物学教学、植物调查和古代史籍中有关植物的考证工作,撰写出一批史籍考订的植物学著作和手稿,为我国植物学事业的发展培养了大批人才
清明节期间,武汉大学樱花迎来“盛花期”。著名的樱花大道上,一株株灿若云霞的樱花树加上珞珈山独特的人文气息和悠久历史,引来各路游人。 近年来,“乘坐高铁看樱花”,正成为南方各大旅行社的春游新宠
张峰,教授,大学学历,理学硕士学位山师大硕士生导师无党派人士,章丘市第十三届政协委员。 张峰教授从教30多年来,先后承担了《生物化学》、《基础生物化学》、《食品生物化学》、《生物学教学论》、《生命科学导论》、《生物化学实验》和《生物技术综合实验》等本专科班的教学任务,超工作量完成每年教学任务。在学校课堂教学比赛和师德建设月活动中获奖被学生评为“我最喜爱的老师”;主讲的《生物化学》课程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和网络共享课程
报告时间:2020年1月3日(周五)上午9:00 报告地点:生命科学学院二楼多媒体教室(232) 王庆贵,男,博士,黑龙江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黑龙江省生态学会副理事长(2018-),黑龙江小兴安岭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015-),黑龙江牡丹江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学术委员会委员(2016-),黑龙江大学农业资源利用与环境安全重点实验室主任(2012-2018),黑龙江大学土壤生态学重点实验室主任(2018-),黑龙江省寒地生态修复与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2018-),黑龙江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2018-)。2018年作为黑龙江省教育厅推荐的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有效候选人。 邢亚娟,女,黑龙江大学教授
光学显微镜是一个总称生物是里面的一种。 生物显微镜是用来观察生物切片、生物细胞、细菌以及活体组织培养、流质沉淀等的观察和研究同时可以观察其他透明或者半透明物体以及粉末、细小颗粒等物体。 生物显微镜供医疗卫生单位、高等院校、研究所用于微生物、细胞、细菌、组织培养、悬浮体、沉淀物等的观察可连续观察细胞、细菌等在培养液中繁殖分裂的过程等.在细胞学、寄生虫学、肿瘤学、免疫学、遗传工程学、工业微生物学、植物学等领域中应用广泛
张桂红,1976年3月生,河北张家口人,中共党员。2001年本科毕业于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园林专业,2009年研究生毕业于河北大学植物学(景观生态)研究生专业,理学硕士。现为设计学院环境设计专业老师,副教授职称,从事环境设计的理论与方法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专业会员
湖北中医药大学ESI学科排名动态报告(2023年3月) 本网讯 科睿唯安2023年3月9日发布的ESI最新数据显示(数据覆盖时间范围为2012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十一年),本期全球共有8557个机构登上ESI榜单,我校位于第5035位,临床医学保持ESI全球前1%。 目前,我校其他21个ESI潜力学科中,药理学与毒理学、化学学科在学校所有学科中表现比较好。药理学与毒理学进步较大,比上一期上升了5.90%;化学学科比上一期上升了2.53%
为了丰富教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喜迎第113个三八国际妇女节,3月7日上午生命科学学院工会组织学院女教职工开展了花卉栽培技术培训交流活动。 “生命之家”里洋溢着一片节日的欢乐氛围,学院从事植物学研究的老师们结合大家日常生活中比较受欢迎的一些观赏类花卉的习性、特点以及日常打理方法进行了系统全面的介绍,并以蝴蝶兰作为范例,详细介绍了蝴蝶兰的特点、习性和栽培、打理方法,让与会的老师们受益匪浅 ,纠正了大家之前好多关于花卉栽培、打理方法上的错误认知。 培训结束后,参加活动的老师们欢聚一堂,围绕学院发展、家庭生活、自身成长等方面畅所欲言
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为中心,以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为突破口,培养符合市场经济和种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目标1},掌握种子科学与工程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目标2},熟悉国内外种子法律法规和经营管理等方面的知识{目标3},具有创新和创业能力{目标4},能在种子科学与工程技术的相关部门或单位从事专业指导与科学研究、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等工作{目标5}的卓越种业人才。 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具有宽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基本知识,在掌握农业生物科学、农业生态科学、农业生产与管理的基本知识和理论的基础上,接受作物育种学、作物栽培学、种子生物学、种子生产、加工、贮藏、检验、经营管理等课程理论的学习与技术的训练,能胜任作物新品种种子生产与推广、经营,市场营销与管理等方面的指导与应用开发工作,并具有一定的研究创新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人文修养及较强的团队意识和健全的人格; 2.具备一定的数学、化学等基础知识; 3.掌握生物学科和农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4. 具备种子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与技能,了解种子生产及其科技前沿和发展趋势;具有较强的创新性思维和开展创新实验性科研与生产活动的基本能力; 5.熟悉种子产业管理的国内外政策和法规; 6. 掌握科技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独立获取知识以及科学研究、信息处理和创新的基本能力; 7.具有较好的调查研究与决策、组织与管理、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善于组织与团结协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