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记
金鳌洲主题公园位于东江南支流和汾溪河交汇处,地属万江区金泰村,于2001年底建成,她是以金鳌洲神话故事为文化底蕴的主题公园。 金鳌洲主题公园从金泰桥头一直延伸至“金鳌洲古塔”,全长600米,占地面积2.5万平方米。公园的中心是一个面积达6000平方米、可容纳1万人的多功能文化广场,广场中央建有面积达1300平方米的大型彩色音乐旱地喷泉
中国园林因其独特的东方韵味而蜚声世界,亭、台、楼、阁、题景、匾额、楹联、题刻、碑记、字画构成的东方意境令人美不胜收。日式、法式等各国风情的园林也是各有特色。园林设计师的工作就是根据需要,将园林文化与时尚建筑融为一体
淇江黄氏家庙位于湖南省郴州市汝城县暖水镇巷头村淇江。 建筑坐西朝东,建筑面积168㎡,始建于清康熙五十年(1711)。三开间二厅二进砖木抬梁结构,重檐斗拱式门楼,马头山墙小青瓦,石柱础,天井铺青石
(澎湖县西屿乡)澎湖群岛灯塔系列(二)......渔翁岛灯塔(西屿灯塔) 渔翁岛灯塔(西屿灯塔),以难易度而言,应该算是澎湖群岛中,最好造访的灯塔了,它就位在西屿的外垵,从马公出发,过了跨海大桥,一直开车或骑车到尽头,就会到达渔翁岛灯塔了。 渔翁岛灯塔的历史要从清朝说起,最先由清乾隆于四十三年(1778年)在现址盖石塔,并于顶端点燃灯火,再于道光八年(1828年)改建成油锅式灯塔,但因为油锅的火光依旧微弱,对往来船只的安全还是有所威胁,所以英美等列强要求清廷兴建灯塔,于同治十二年(1873年)来现场堪察,并于1875年由英国技师韩德善(David Marr Henderson)设计及建造,为国家二级古迹。 渔翁岛灯塔也是台湾目前历史最古老的灯塔
疫情又爆发了 ,现在的新冠病毒变异毒株具有更强的免疫逃逸能力 ,即使是接种过疫苗者 ,或已康复的染疫者 ,也可能再度快速感染 。各种预言也说了这几年人类有大灾难将淘汰一半人 !古代著名的经典预言 ,从西方《圣经·旧约》的《但以理书》 ,《新约》的《启示录》 ,到中国大预言《马前课》 、《***》 、《刘伯温碑记》 、《金陵塔碑文》等 ,都是被历史验证 、证实过的 。如刘伯温在预言中说 “贫者一万留一千 ,富者一万留二三” ,“贫富若不回心转 ,看看死期到眼前” ,也告诉世人如何逃离劫难的方法 ,我真心希望您能够躲过末劫中的瘟疫
龙王圣母庙位于上庄镇永泰庄,始建年代不详,据现庙中仅存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十月《重建龙王圣母庙碑记》可知,现存建筑是清康熙五十五年重修。 龙王圣母庙规模完整,坐北朝南三进院落,东有跨院,沿中轴线依次为山门、前殿、中殿、大殿及左右配殿。山门前一对夹杆石左右分列,山门石额“龙王圣母庙”
蔡意桥站1号月台(2016年5月) 蔡意桥站(Choy Yee Bridge Stop)是港铁轻铁第2收费区的其中一个车站,建于新界屯门区大兴石排头路、建盛里及蔡意桥路交界处,即大兴政府合署与卓尔居(第五至七座)对开的屯门河畔,邻近大兴花园。 此轻铁站得名自于车站东侧横跨屯门河的蔡意桥。蔡意桥为蔡意桥路(Choi Yee Bridge Road)的一部分,此站英文站名中“蔡”的拼法与之有别,惟根据竖立于蔡意桥桥口的碑记,可知轻铁蔡意桥站的命名较蔡意桥路路名更贴近蔡意桥初落成时的英文名称“Choy Yee's Bridge”
前连水冯氏族谱自有文字记谱以来,跨时250多年,经历三个记谱阶段,乾隆二十五年由六代孙冯朝周辑谱,七代孙冯正富书谱完成了祖谱并刻在石碑上,即祖碑。 光绪二十二年(1890年)冯氏二支家谱独立碑记。时空跨越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四十六年(1994年)由十二代孙冯广兰、冯广俄、冯广典、冯广宇、冯广清、十三代孙冯大忠,十四代孙冯存宝等完成了长支辑谱并由十三代孙冯大忠书,冯大延写碑文刻在石碑上,即长支碑
踏入2013年,立法会通过拨款为本校进行原址重建。在上下一心,一同期盼全新校舍落成的同时,众师生对旧校舍也留存着依依不舍的情感。因此,为了传承历史,保存旧时的回忆,本校特意留下了庚子堂内的碑记,来储存校友们的印记
建于公元1807年的新化朝天宫有着满满的传说故事,传说过去新化市区是八卦蜘蛛穴的风水,在1862年发生地震,朝天宫损坏严重,蜘蛛精就趁此时出来作乱,让当地妇女行为放荡不羁,让居民困扰不已,后来在朝天宫妈祖的指示下重建宫庙后开始绕境镇压,才消解此一乱象,此阵头后来就是知名的“大目降十八娆”阵头。另外朝天宫妈祖还有在二战时显现神迹的传说,当时新化有座小型机场,在盟军进行轰炸时天上出现妈祖形象,将炸弹接住丢到无人山区,现今仍是在耆老口中流传的妈祖慈悲故事。庙宇内现仍存有许多珍贵的清代石碑与匾额,最特别的是1927年的重修碑记中出现日本人的捐款记名,由此可看出朝天宫在新化当地的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