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伤其类
在王家增的画面中,工业城市的灰暗、陈旧、残破是一个反复出现的基调。沈阳,这个中国最具代表性的重工业大城,王家增生于斯,长于斯,他的父执辈、亲戚、同伴、街坊邻居,以及他自己,都在工厂工作,工厂是他们生命的一部分,难分难舍。八〇年代末,他如愿地脱离了工厂,但是他的亲友同伴都还在当工人,及至铁西区没落了,无数的钢铁工厂关门,数以万计的工厂工人被迫下岗,这对一辈子赖以为生的工人而言,简直是致命的杀伤力,对王家增也造成很大的冲击,这不仅仅是物伤其类,更因为他的生活圈子以及生命轨迹从过往及至当时都还牵连不已,余波荡漾
2018年11月28日零时41分,历史会记住这一刻,河北盛华化工有限公司发生氯乙烯爆燃事故,造成23人死亡,22人不同程度受伤,数十个家庭崩塌,国家和人民财产遭受损失。 震惊、恐惧、伤心、同情,种种思绪纷至沓来,同为化工行业的我们,更多了份物伤其类的悲伤和疑问,为什么?为什么会这样? 作为一名化工企业的员工,从踏入企业的那天起,就开始接受各种形式的安全教育,包括各种安全事故的警示学习,记得有位从事安全培训的老师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每一条安全规章制度的背后,都有一起安全事故的惨痛教训,而每一起安全事故的后面,都有一个甚至数个伤痕累累的家庭。 今天,我们制定并拥有的各类安全规范、标准、管理规定不下百余种, 2015年8月份河北省安监局在对盛华公司所作的执法检查报告中引用的规范标准就有30多种,可是,3年后,事故依然发生了,在当时检查发现的71项问题中,第2条就是跑冒滴漏问题,其中包括引起本次事故的氯乙烯气柜泄漏!为什么?有完备的规范和管理规定,有监管部门作出的检查监督,为什么事故还是发生了?71项问题涉及到盛华公司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安全管理人员配备、现场管理、安全消防设施维护、人员安全培训等方方面面,作为一个甲类危险品生产的重点危化企业,如此严重如此众多的问题背后,反映的是上上下下安全意识的淡漠,是对生命的漠视和麻木,是责任意识的缺失! 鲁迅先生当年弃医从文时曾说过,比起治疗国民身体的病痛,更重要的是唤醒国民思想的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