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保户
杨崖集镇位于会宁县东南部,属渭河流域二阴山区,平均海拔1845米,年均降雨量350㎜距县城58公里,东南与静宁县接壤,西南与党岘乡为邻,西连翟家所镇,北靠太平店镇,总流域面积162.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12万亩。下辖12个行政村、1个社区,全镇农村人口4973户20573人,2013年底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997户9166人,贫困发生率42.08%有建档立卡贫困村7个,其中深度贫困村5个,2014年至2019年累计退出贫困村7个,其中2017年东阳村退出,2018年厍家河村、陇西川村、邢坪村退出,2019年杨崖集村、姚家坡村、红土坡村退出,至此贫困村已全部退出。2014年至2019年,全镇累计脱贫2058户9627人7个贫困村全部达到脱贫退出标准,贫困发生率下降到0.89%,剩余贫困人口59户187人,有脱贫监测户104户557人,边缘户96户378人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根据省、市、区委政府的决策部署,红塔区工商联以“万企帮万村”为媒介,助力乡村振兴行动,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倡导民营企业广泛参与到乡村振兴行动中来,通过实际行动,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玉屏6组五保户矣智有拉着红塔区工商联干部和太标集团职工送温暖的手,亲切地说:“感谢党和政府对我们贫困老人关心关爱,为我解决了住房问题,你们又给我送来了太阳能,为我解决了生活上最大的困难,以后日子更好过了”
“阿渔妹”郑露婷,是一名95后,她真实甜美的笑容感染了不少网友,在抖音上收获了近百万粉丝。3年前,她辞掉在大城市的工作,回到家乡和父母一起赶海。她说,父母年纪大了,想多陪伴他们,不留遗憾
发布者:学生资助中心发布时间:2019-12-09浏览次数:10 第一条 为更进一步健全我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切实落实各项资助政策,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学业,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国发〔2007〕13号)和《财政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教育部关于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的意见》(财教〔2013〕19号)等有关文件,特设立广州华立科技职业学院“董事长资助基金”,用于资助家庭经济困难的我院在校学生。现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经费来源:学院教育事业收入
本报讯 (全媒体首席记者 张玲)茕居岫岩大山里的81岁五保户李振华老太,因交通不便,身体欠好,下山不方便,缺35码鞋穿,驻村书记张士龙知道后,宣布一条朋友圈音讯,引来一波又一波爱心市民“送鞋潮”。近来,张士龙把21双“爱心鞋”送到李老太手中,把白叟感动得眼泪汪汪的。 13日上午,张士龙开车来到李振华家,车后备箱里,雨靴、布鞋、拖鞋、棉鞋……一应俱全
2016年12月15日,家乐事净水器董事长陈惠东随同工作人员一起来到广东省河源市和平县公白镇塘角村,走访慰问当地贫困群众。 当日,陈董事长一行人员驱车近四个小时来到河源市和平县公白镇塘角村,共走访慰问了3户贫困户,为他们送去了大米、牛奶等生活用品和慰问金。在走访中,陈董事长与贫困户及他们的家人亲切交谈、嘘寒问暖,详细了解他们的生活过得怎么样,还需要哪些帮助,还有那些困难需要解决
肃南县立足确保贫困人员应保尽保、确保政府代缴应缴尽缴、确保待遇享受应享尽享,着力提高民生保障水平,确保社保扶贫工作取得成效。 协调财政、扶贫、民政、卫健等部门实现数据信息共享,重点聚焦毕业季、退伍季、返乡季等关键时间节点,督促相关部门认真开展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参保数据信息比对,全力落实好社保扶贫工作任务。至目前,全县符合参保条件的251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全部参加基本养老保险
自古以来,尊老爱幼就是我们中华民族引以为傲的传统美德。它,无声无息,就这样滋润着我们这些华夏儿女,陶冶着我们这些炎黄子孙,使一代又一代人的灵与魂得到传承,从而形成了中华民族气贯长虹的磅礴气势与传承千古的文化积淀。 2017年10月27日,在一年一度的重阳节来临之际,澳门葡萄京官方宜佳(济南)管理中心的全体员工在总经理刘总的带领下,来到了位于济南市历城区港沟村的街道敬老院,为他们带来节日的慰问
牌楼村地处永登县西部干旱山区,是通远乡政府所在地。平均海拔2280米,年降雨量346毫米,无霜期109天。永窑公路穿境而过,交通相对便利,引大干渠横贯本村,加上丰富的地下水资源,具有发展农业的潜力
本公司致力于解决部分安置房住宅小区物业管理、村镇环境卫生、当地居民再就业等问题,通过当地街镇、村/社区平台,运用专业化的技术、人性化的制度、现代化的管理,推进安置房住宅小区物业管理创新的方法,提供物业、环卫等服务;带动了当地失地农民、家庭困难户、残疾人、五保户等120余人就业;业务覆盖近1600余户共6600+安置房居民、其中包含2个小区封闭小区的物业管理服务和3个开放式小区的清扫保洁服务、1个集镇、3个社区、3个村;推动了当地安置房住宅小区物业管理、乡镇环境建设的发展;形成了“服务第一、客户至上”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