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搜
  • 首页
  • 关于
  • 什么最爱搜
  • 圮

    七世纪前后中亚佛教艺术的整体风貌
    发表于 2025-08-09 堵波 窣 圮

    七世纪前后中亚佛教艺术的整体风貌,可说是呈现了佛教艺术成、住、坏、空完整的发展过程,即从早期以塔为中心的无佛像时代,到拥有巨大佛像、金碧辉煌佛寺的鼎盛期,进而到“诸窣堵波荒芜圮坏”、“久绝僧侣”的衰败期。本文所依据之研究资料除了玄奘《大唐西域记》外,还引用了中亚、印度、欧美及中国、日本学者的研究成果,以及笔者亲访中亚所收集之第一手资料。笔者归纳7世纪前后中亚西半部佛教艺术的风貌,并探讨某些中亚佛教艺术造型的文化背景因素,本文较为新颖之见解,或为笔者提出草原文化与犍陀罗佛教造像之间的可能关联,亦即从中亚地区深厚的草原文化背景中,去探讨犍陀罗菩萨造像以及所谓“佛要金装”-佛像的金彩装饰之造像风格,其与草原贵族的衣着品味、审美价值观之间的可能关联

    声明:本站所有资源由用户提供,仅供其他用户学习使用,不得作商业使用。版权归原创作者,文责自负,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无意涉权或不当观点,联系即删,绝不含糊。
    © 2025 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