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家的喜悦:喜悦不是因为个人的物质拥有,而是一群伙伴共同协力,打造出有形的居所与无形的欢笑。大朋友来了、小朋友也来了,协力造屋不分年龄,只要努力了,就会有成果。
离开大溪的熙攘老街,走到静谧的中山路。在一整排古色古香的历史建物中,中山路十九号,这栋登记在案的历史建物,第一进只剩屋顶、第二进已经完全毁损拆除,这栋颓圮、摇摇欲坠的房子,即将重新再生。透过“换工”友善互助的精神,以协力造屋的方式,解放咖啡的陈玉玫、大溪爱镇协会的陈来红,加上汗得学社的胡湘玲,这三位合作社的社员,将交换彼此的专长,共同携手为老街、老屋谱写协力造屋的故事新页。
协力造屋,是我们的沟通方式,盖起对环境友善的房子、盖起人与人之间友善的关系,也串起房子与社区的关系连结,打造社区的“心”邻居。
大溪在地经营19年的“解放咖啡”负责人-陈玉玫,买下中山路19号的历史建物,第一次踏入协力造屋的故事。
汗得学社社长-胡湘玲,2001年与大正开始在德国修建一栋160年的生活古迹,协力的人生就此开始。学数学的大正也在协力造屋里,成为带领大家实践“合作成就大力量”的太阳工头。
中山路19号:在静谧的大溪镇中山路,一方落寞屋瓦下的荒烟漫草,掩盖不了曾经拥有的风华。三个女人,透过传统的“换工”、“协力”方式,对家的梦想即将起飞。
大溪爱镇协会-陈来红:“女力”的实践者,也是这个协力造屋活动的引线人,串起解放咖啡与汗得学社的协力故事。
协力:岁的老房子,我们要找到正确的人,用正确的方法,打造共同的未来。因为历史,我们谨慎而尊重。因为协力,我们用正确的方式按部就班。我们相信:一栋老老的房子,可以在大家的协力下,用适当的知识与技术,节能、舒适、静谧、健康、美丽。
榫孔与榫头:凿刀与木槌是我们的基本工具。榫头与榫孔是结构房子的基本元素。玉玫与俊杰,是结褵的夫妻,也是协力造屋的伙伴。凿出榫孔与榫头,为房屋的结构打下完美契合的基础。
削木钉:。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大个子的还是小个子的,埋头工作削木钉,大家都变得一般高。
契合:人与木的完美结合,从精准测量、确实凿孔,到最后的完美契合,每个步骤都是许多双手,协力合作的成果。
做工:每个动作都是流汗,必有所得。我们用双手盖健康自然的房子,一起盖出我们对幸福的想像,同时也实践老屋节能、舒适安居的理念。
走向前,盖自己的房子,很简单!坚定向前,用双手做良善的事。下一次,也许就是我们一起盖房子啰!
原刊登于《绿主张》月刊2013年2月1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