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构
灵霄塔,俗称江家渡塔,位于福安市城南文笔山上
灵霄塔,俗称江家渡塔,位于福安市城南文笔山上。 福安县志》记:明崇祯二年(1629),由知县梁兆阳建,1631年竣工。整座塔为石构,八角七层,楼阁式,现存六层,残高22米,基座以块石垒砌,高0.4米,对角宽8米,塔身每层以长方形块石顺砌,转角用层高相等的条石立砌
摘要: 位于晋安区福马路161号,建于1958年
摘要: 位于晋安区福马路161号,建于1958年。2010年改造为福百祥1958文化创意园,并于7月28日开园。2019年被全部拆除
据了解,位于桐梓县境内的鼎山城,目前还残存极少量的石构残垣
据了解,位于桐梓县境内的鼎山城,目前还残存极少量的石构残垣,并有大量旧时遗址存在。不过,该遗址因早期的煤矿开采,导致山体出现较多处塌陷,部分遗址受损。当地口碑和地方史料认为,鼎山城是宋代播川县(鼎山县)所在,也是杨氏土司家族进入播州后的早期治所
福建泉州有一座古石桥叫洛阳桥,原名叫做“万安桥”
福建泉州有一座古石桥叫洛阳桥,原名叫做“万安桥”。是北宋泉州太守蔡襄主持建造的。 洛阳桥原名万安桥,是古代中国桥梁建筑的杰作之一
位于石林县城东北7公里的堡子村西,有条巴江河
位于石林县城东北7公里的堡子村西,有条巴江河,河上有座长15米、宽5.5米、高2.5米的单孔石拱桥云生桥。该桥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因巴江河两岸田高水低,建桥时,在石拱桥的一侧架设了2.5米高的渡水槽,引对岸白龙潭水过桥灌溉堡子良田,故有"过水桥"之称。当地民谣这样描述云生桥:"桥背水,水过桥,桥上槽流水,脚下江水流,骑马桥上过,抬头可喝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