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chnol
光纤微结构如光纤光栅、微纳光纤等器件,在信息感知与调制技术领域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巨大的应用潜力。一方面通过集成不同光纤光栅或其他光纤结构,形成新型光纤光子器件,实现高灵敏度多参量的传感测量、偏振调制、法诺共振线型产生与调制等;另一方面,借助低维纳米材料与光纤倏逝场相互作用,或材料自身的非线性效应,调制不同模式的光谱特性和偏振特性,提高外界环境信息的感知能力、实现全光调制和波长转换等应用。 报告人简介: 姜碧强,西北工业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欧盟玛丽居里学者
讲座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为大背景,重点揭示了生物炭的特性和土壤环境效应、生物炭和土壤有机质(SOM)的稳定性机制以及生物炭与污染物相互作用的微观机理。 在我国农业固废资源化利用与土壤污染治理双重需求的驱动下,讲座讲述和探讨的生物炭的相关基础研究及应用技术为我国应对气候与环境变化、固碳减排、保障能源安全以及粮食安全等重大需求提供科技支撑,具有重大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孙可,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刘成伟,金沙APP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19年入选“成栋杰出青年学者”,博士毕业于日本北海道大学。2014年-2019年在北海道大学理学研究院担任博士后,助理教授。2019年入职金沙APP,主要从事天然产物生物合成研究,解析了萜类、聚酮类、非核糖体肽类等多种化合物的生物合成途径,在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t. Ed.; Org. Lett.等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
本文摘要:两个国际化研究小组的新成果表明量子密钥分发技术(QKD )有可能进入天空和恒星领域。[图像由iStock获取]来自加拿大、中国、德国三个国家的研究小组已经从光纤中获取了称为量子密钥分发(QKD )的信息加密技术,应用到了飞行中的飞机和环绕地球的卫星这一新高度。 两个国际化研究小组的新成果表明量子密钥分发技术(QKD )有可能进入天空和恒星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