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ame
是不是常常发现在使用Linux的时候,不知道现在装的版本是多少?甚至有时候连是装Desktop版还是Server版也会搞不清楚,如果你有这种困扰的话,那么可以参考这篇文章的方法,文章中提供不同的查询方式以及判断方法,每个例子都实际测试过,相信至少应该会有一种方法可以满足你的需求。 可用man uname查寻其相关参数的用法,-a是列出所有系统相关的资讯,或者可到鸟哥的私房菜去朝圣。 另一个常遇到的问题就是忘了自己在装系统时,到底是装Linux的桌面版还是Server版,以目前我所知道的方法来看,最快的方式是可以借由查询某些只有在桌面版才会出现的套件是否有安装,如果有,代表就是桌面版,反之则为Server版
在特定的Linux系统中,知晓内核(Kernel)的版本号是非常有价值的。不仅仅是其本身的优势,更在于通过内核发布版本包含一些或大或小的改变与更新,可以帮助使用者诊断和升级系统。 幸运的是,获取这些信息是十分简单的,而且至少有五种方法可以使用
Linux 下,如果要执行一条或多条之前输过的指令,要怎么处理?很多人会想到使用上下箭头去翻查历史输入的命令。这当然是可以了,除了这种方法,本文再介绍另外 5 种方法来实现这样的效果。 在正式开始之前,我们先随便执行几条命令,便于后面演示
Linux内核是Linux操作系统的核心组件。它是计算机硬件和计算机进程之间的接口。 Linux 内核需要定期更新以提高安全性、错误修复、更好的硬件兼容性、更快的速度和新功能
指令集架构 是计算机的抽象模型,在很多时候也被称作架构或者计算机架构,它其实是计算机软件和硬件之间的接口和桥梁;一个为特定指令集架构编写的应用程序能够运行在所有支持这种指令集架构的机器上,也就说如果当前应用程序支持 x86_64 的指令集,那么就可以运行在所有使用 x86_64 指令集的机器上,这其实就是分层的作用,每一个指令集架构都定义了支持的数据结构、主内存和寄存器、类似内存一致和地址模型的语义、支持的指令集和 IO 模型,它的引入其实就在软件和硬件之间引入了一个抽象层,让同一个二进制文件能够在不同版本的硬件上运行。 如果一个编程语言想要在所有的机器上运行,它就可以将中间代码转换成使用不同指令集架构的机器码,这可比为不同硬件单独移植要简单的太多了。在命令行中输入 uname -m 就能够获得当前机器上硬件的信息: x86_64 是目前比较常见的指令集架构之一,除了 x86_64 之外,还包含其他类型的指令集架构,例如 amd64、arm64 以及 mips 等等,不同的处理器使用了大不相同的机器语言,所以很多编程语言为了在不同的机器上运行需要将源代码根据架构翻译成不同的机器代码
因为一直想从事安全方面的工作,所以,我也要学习和熟悉Linux内核,以及内核相关的开发。 在研究内核的开始,就必须构建一套开发环境,这个是每个程序员好像做某个特定事情之前,必须要经历的步骤。 我选用的Ubuntu18.04作为开发机,然后采用了linux-4.19.157这个版本的内核
如果使用VPS,那么先决条件是:内核版本>3.10的KVM虚拟机。 首先,OpenVZ的虚拟机是不行的。因为共享内核不能改变
Inotify 一种强大的、细粒度的、异步文件系统监控机制,它满足各种各样的文件监控需要,可以监控文件系统的访问属性、读写属性、权限属性、删除创建、移动等操作,也就是可以监控文件发生的一切变化。 inotify-tools 是一个C库和一组命令行的工作提供Linux下inotify的简单接口。inotify-tools安装后会得到inotifywait和inotifywatch这两条命令: inotifywait命令 可以用来收集有关文件访问信息,Linux发行版一般没有包括这个命令,需要安装inotify-tools,这个命令还需要将inotify支持编译入Linux内核,好在大多数Linux发行版都在内核中启用了inotify
我正在测试如何 复制文件或目录时不要更改文件权限 适用于多个位置和系统。如果要检查远程系统上的文件权限,则需要通过 SSH 连接到该系统并检查属性。一遍又一遍地登录和退出远程系统的过程对我来说有点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