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付
为确保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落实落地,经报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中国人民银行成立三部门会商机制。三部门10日联合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有关情况。 国家税务总局党委委员、副局长王道树介绍,4月1日至30日,全国已有8015亿元增值税留抵退税款退到145.2万户纳税人账户上,再加上一季度继续实施的此前出台的留抵退税老政策退税1233亿元,前4月共有9248亿元退税款退到纳税人账户上,助企纾困的政策效应开始显现
2022年,张掖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对照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对标整改提升和第三方评估结果,制定整改方案,市、县一体推进整改落实,中心“全领域电子化、全流程在线办、全过程不见面、全方位数字见证”成色更足。 严格落实投标保证金账户“零余额”管理和“一个工作日办结”制度,在中标公示结束后由系统自动将保证金退付投标企业,将退付时间压缩为1个工作日。全市政府采购项目从2002年7月1日起全部免收投标保证金,房建市政项目全面实行投标电子保函,保函平台手续费由8‰下调为6‰,电子保函替代率达75%以上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政府非税收入征管职责划转的有关部署要求,根据《财政部关于将森林植被恢复费、草原植被恢复费划转税务部门征收的通知》(财税〔2022〕50号)及安徽省有关规定,现就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自2023年1月1日起,森林植被恢复费划转至税务部门征收。 二、税务部门按照属地原则征收森林植被恢复费。缴纳义务人应当依据林业部门核定的费额,按照规定的期限和程序,向林地所在地税务部门自行申报缴纳森林植被恢复费
根据个人所得税法规定,对扣缴义务人按照所扣缴的税款,付给百分之二的手续费。自2022年1月1日至3月30日,可申请办理2021年度个人所得税扣缴手续费退付。 企业(扣缴单位)可通过自然人电子税务局(扣缴端)“退付手续费核对”模块,以及通过易路推出的集团个税一体化管理平台“易个税”,进行个人所得税扣缴手续费的退付办理
《日本经济新闻》1月9日报道称,多位相关人士透露,苹果2018年底已通知负责零部件生产和组装的供货商减产10%左右。包含配备超高清有机EL(OLED)面板的高端机型“XS”、“XS Max”、以及配备液晶面板、价格略低的“XR”3款新机型产量都有下调。 积极帮扶解难题
核心提示:促消费回补释消费潜力宿迁举办首届放心消费家装节5月1日,江苏省宿迁市文明办、市放心消费创建办和市消费者协会联合主办了该市首届放心消费家装节。此次家装节的参展企业,率先在省内家居建材线下销售环节,承诺七天无理由退付订金、预付款。除此之外,参展商品实行全年保价,销售价格在今年年底之前保证最低,否则参展企业公开承诺实行一赔三
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矿产资源专项收入、海域使用金、无居民海岛使用金由税务部门征缴入库后需要办理退库的,如何处理? 根据《财政部 自然资源部 税务总局 人民银行关于将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矿产资源专项收入、海域使用金、无居民海岛使用金四项政府非税收入划转税务部门征收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综〔2021〕19号)的规定:“七、资金入库后需要办理退库的,应当按照财政部门有关退库管理规定办理。其中,因缴费人误缴、税务部门误收需要退库的,由缴费人向税务部门申请办理,税务部门经严格审核并商有关财政、自然资源部门复核同意后,按规定办理退付手续;其他情形需要退库的,由缴费人向财政部门和自然资源部门申请办理。人民银行国库管理部门按规定办理退付手续
各市场主体: 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降低企业投标成本,县行政审批局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近期对投标保证金专用帐户进行了全面整理。根据整理结果,经研究决定对2021年5月前交纳且仍滞留在中心帐户的投标保证金开展集中清退工作,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请各相关市场主体务必于本通告发布之日起30日内携带有效的投标保证金交款回执,保证金退付手续情况说明到交易中心办理退还保证金手续,符合退还条件的投标保证金按原交纳路径系统自动退还给投标人。 二、凡在此期间的法定工作日内均可到县交易中心办理投标保证金退还手续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政府信息***息处理费管理办法》(国办函〔2020〕109号)相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情况,现就政府信息***息处理费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行政机关收取的信息处理费属于行政事业性收费,信息处理费可以按件计收,也可以按量计收,均按照超额累进方式计算收费金额。行政机关对每件申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用其中一种标准,但不得同时按照两种标准重复计算
11月7日 《广州日报》以《澳大利亚4所大学倒闭,近千中国留学生遭殃》为题,报道了澳大利亚莫瑞迪安国际学院(The Meridian International School) 等四家学校宣布破产,等候澳洲有关当局处理的消息。这与我们11月6日接获澳洲教育当局关于此事的通告基本吻合。由于涉及3400个学生包括近千中国留学生,此事被广泛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