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电池
单车补贴金额 =(里程补贴标准或者车辆带电量 × 550)二者取最小值 × 电池系统能量密度调整系数 × 车辆能耗调整系数。 电池系统能量密度调整系数标准:(T = 电池能量密度) 整车整备质量(m)与耗电量(Y)应满足以下门槛条件: 优于门槛 35%(含)以上的车型按 1.1 倍补贴。 用车辆 B状态燃料消耗量(不含电能转化的燃料消耗量)与现行的常规燃料消耗量国家标准中对应限值相比; 其A状态(纯电行驶)百公里耗电量应满足纯电动乘用车 2019 年门槛要求,即可享受全额补贴
10月15日,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在京会见了德国交通、建设与城市发展部彼得·拉姆绍尔部长一行。 万部长表示,在两国政府和科技界的共同努力下,中德科技合作实现了务实、高效的发展,尤其在新能源交通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入,促进了各自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中国科技部与德国交通部在电动汽车示范领域已开启合作,这是“中德替代动力平台”的四大支柱性合作之一,中方愿同德方一道继续推动该领域合作,共同发展“智能交通系统”,为两国人民福祉作出更大的贡献
发布者:科研处发布时间:2022-05-26浏览次数:10 5月26日下午,学校电气信息学院举行题为“东风已至,聚势待发—汽车电子行业现状和发展趋势思考”线上学术交流讲座。欣合测控技术(长春)有限公司总经理冯文担任本次主讲。讲座由电气信息学院副院长李柏峰主持,学校科研处干事彤宇及学院380多名师生线上收听讲座
1月5日,云内动力发布公告称,与武汉众宇动力系统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众宇动力”)、云南煦和商贸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煦和商贸”)共同组建了云南合原新能源动力科技有限公司,开展氢燃料电池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工作。 根据合作协议,合资公司注册资本为5000万元,其中,云内动力以现金出资3350万元(股权占比67%),众宇动力以现金出资990万元(股权占比19.8%),煦和商贸以现金出资660万元(股权占比13.2%)。 对此,云内动力表示,本次合作通过借助各方资源优势,有利于公司建立和掌握氢燃料电池核心技术,做好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技术储备和产业链布局,是公司向新能源转型迈出的重要一步
推动电动汽车商业化发展一直是德国政府和产业界的努力方向,在实现气候中和的道路上,更是进一步明确了电动汽车的国家战略性地位,由此推动德国成为了欧洲电动汽车发展的领先市场。 德国汽车行业在研究、开发和生产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支持氢能及燃料电池汽车、电池及储能、整车技术、智能电网等核心技术的开发及应用,并采取了包括购车补贴、税收减免、差异化交通管理、充电设施建设、持续优化使用环境等一揽子措施,为了进一步实现德国2030年的双目标:电动汽车保有量达到1500万辆,建设充电站100万个。 与其他国家和地区不同,新能源汽车在中国起步更早,市场更加成熟,商业化模式也初具规模
2023第24届中国国际环卫与市政设施及清洗设备展 (2023年4月13-15日) 2023第4届北京垃圾分类及有机废弃物处理设备技术展览会 (2023年4月13-15日) 2023中国(北京)国际园林绿化设备展 (2023年4月13-15日) 2023第8届北京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及加氢站设备展 (2023年4月27-29日) 2023第24届中国国际天然气车船加气站设备展 (2023年4月27-29日) 2023第12届中国国防信息化装备与技术博览会 (2023年5月23-25日) 2023第12届深圳国防信息化装备与技术博览会 (2023年12月7-9日) 2023中国国际中医药健康服务(深圳)博览会 (2023年6月8-10日) 2023中国国际核电工业及装备展 (2023年5月2-4日)
于立军:1969年8月生,吉林市人,教授。现任上海交通大学智慧能源创新学院院长助理、上海交大能源研究院副院长、上海交大医院能源管理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上海市能源研究会理事。 主要从事空气碳捕集(DAC)、风光发电智慧运维、燃料电池热管理等研究工作
6月9日消息,据CNET报道,过去在谈论无人驾驶汽车和其他未来计划时,日本汽车巨头本田公司都显得特别谨慎。现在,它终于放开了!本田公司预计在2025年推出无人驾驶汽车。这些汽车将支持4级无人驾驶功能,即仅在特定驾驶模式下需要人类干预,其余时间都由汽车自主驾驶,并可监控环境
近日,中通客车成功中标唐山150台纯电动公交客车,车辆将全部用于唐山市老旧公交的更新,为当地居民提供更加舒适、便捷、绿色的公共交通服务。该批150台订单全部为中通12米风采纯电动公交。无独有偶,今年恰是中通风采正 中通纯电动巴士为郴州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打call 实施城乡公交化改造,上线新能源纯电动公交车,实施公车公营,对驾驶员队伍规范资质……整个郴州市的道路交通营运现状有了质的变化
中新网1月6日电 据国家能源局网站6日消息,国家能源局综合司近日就《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蓝皮书(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 其中提出,推动多领域清洁能源电能替代,充分挖掘用户侧消纳新能源潜力。推动各领域先进电气化技术及装备发展进步并向各行业高比例渗透,交通领域大力推动新能源、氢燃料电池汽车全面替代传统能源汽车,建筑领域积极推广建筑光伏一体化清洁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