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rofluidics
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第八周学术活动安排(钱诗智) 发布者:资源与环境工程发布时间:2019-10-18浏览次数:12 1、钱诗智(Shizhi Qian)博士,1976年生,2004年博士毕业于宾夕法尼亚大学,现为欧道明大学(Old Dominion University)副教授(Associate Professor),主要研究方向为微纳流体器件设计制造。已在Nano Letters Nano Energy Nanoscale Analytical Chemistry Lab on a Chip等国际一流杂志上发表论文150余篇其中60余篇发表在中科院SCI分区TOP期刊上,所发表论文被引用超过4400次,担任Scientific Report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anomaterials Nanotechnology and Nanomedicine杂志的编委和Journal of Fluids Engineering副主编。主持或参与项目21项,经费逾$1800000
公司聚焦于硅基半导体生物芯片 (Bio-MEMS) 检测技术与分子诊断系统的研究及商业化推广,致力于开发微流控生物芯片平台技术的新型检测方案。 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简称PCR),指在DNA聚合酶催化下,以母链DNA为模板,以特定引物为延伸起点,通过变性、退火、延伸(升降温反应)等步骤复制出与母链模板互补的子链DNA的过程,实现了基因在体外的大量复制。 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的微流控(Microfluidics)是一项在微米-毫米尺度下研究流体的处理与操控技术,本团队是国内最早开始研究该技术的实验室之一,经过近20年的研究,已经发表了60余篇相关学术论文 通常称为芯片实验室(lab-on-a-chip),把生物化学所涉及的一系列基本操作单元整合到一个微米尺寸的芯片上,由微通道形成网络,以可控流体贯穿整个系统
由SELECTBIO第12次主办的Lab-on-a-Chip and Microfluidics Europe 2020,聚集大量倾力于实验室芯片 (LOAC) 与微流控领域技术与创新概念开发的大学与制药公司的研究者。 本次学会预计举行实验室芯片与微流控领域最新动态的相关演讲,介绍生命科学领域研究及各种诊断方法运用于即时检测Point-of-Care/Point-of-Need的努力,以及人体芯片/器官芯片等实验室芯片的各种应用技术,并且也将聚焦于LOAC装置的制造技术;为制造而生的新设计与技术、从研究到诊断的LOAC的重要应用领域等主题。本学会每年皆有来自美国、欧洲、亚太等地区的演讲人与海报发表人、赞助商、参展者参加,是个可以用宽广视野概览全球研究开发动向的珍贵机会
5月19日下午3:00,美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工程院院士和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David A. Weitz莅临我校并做客化工学院第一期时钧大讲堂。学术报告会在丁家桥校区科技创新大楼五楼报告厅举行欧洲杯预选赛,由副院长陈苏教授主持。 Weitz教授做了题为“Dripping Jetting Drops and Wetting: the Magic of Microfluidics”的学术报告
5月19日下午3:00,美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工程院院士和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David A. Weitz莅临我校并做客化工学院第一期时钧大讲堂。学术报告会在丁家桥校区科技创新大楼五楼报告厅举行欧洲杯预选赛,由副院长陈苏教授主持。 Weitz教授做了题为“Dripping Jetting Drops and Wetting: the Magic of Microfluidics”的学术报告
5月19日下午3:00,美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工程院院士和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David A. Weitz莅临我校并做客化工学院第一期时钧大讲堂。学术报告会在丁家桥校区科技创新大楼五楼报告厅举行欧洲杯预选赛,由副院长陈苏教授主持。 Weitz教授做了题为“Dripping Jetting Drops and Wetting: the Magic of Microfluidics”的学术报告
5月19日下午3:00,美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工程院院士和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David A. Weitz莅临我校并做客化工学院第一期时钧大讲堂。学术报告会在丁家桥校区科技创新大楼五楼报告厅举行欧洲杯预选赛,由副院长陈苏教授主持。 Weitz教授做了题为“Dripping Jetting Drops and Wetting: the Magic of Microfluidics”的学术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