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vm
本帖概述了通过为 InterSystems 数据平台(InterSystems IRIS、Caché 和 Ensemble)上的数据库磁盘创建 LVM 物理盘区 (PE) 条带来实现低延迟存储 IO 的**实践配置,并提供了有用链接。 一致的低延迟存储是获得**数据库应用程序性能的关键。 例如,对于在 Linux 上运行的应用程序,经常在数据库磁盘中使用逻辑卷管理器 (LVM) ,因为它能够扩展卷和文件系统,或者为在线备份创建快照
新硬盘回来,需要在现有的系统挂载使用: 物理卷就是指硬盘分区或从逻辑上与磁盘分区具有同样功能的设备(如RAID),是LVM的基本存储逻辑块,但和基本的物理存储介质(如分区、磁盘等)比较,却包含有与LVM相关的管理参数 由一个或多个物理卷组成一个整体,即称为卷组,在卷组中可以动态的添加或移除物理卷,许多个物理卷可以分别组成不同的卷组,卷组名称由用户自行定义。 逻辑卷是建立在卷组之上的,与物理卷无直接关系,对于逻辑卷来说,每一个卷组就是一个整体,从这个整体中切出一小块空间,作为用户创建文件系统的基础,这一小块空间就称为逻辑卷,使用mkfs等工具在逻辑卷之上建立文件系统以后,即可挂载到Linux系统中的目录下使用。
很多时候我们修改一个重要的文件时都会先把文件复制一份作为备份,然后才对原文件进行修改,这样既可以防止修改错误无法恢复到原来正确的状态,也防止计算机突然断电造成数据不一致。当我们确定修改没有问题时会把原来的备份删掉(当然也可以保留下来),然后把修改后的文件再复制一份作为备份,再在当前的基础上进行修改,修改完成后再删掉原来的备份……如果文件较小,一般的版本控制工具都可胜任,但是如果数据很大(几百 G 到上 T,例如虚拟机镜像,数据库文件等),每次修改都要复制一遍或者比较和上一版本的差异以便增量保存,这样的做法无论是时间还是空间上都是难以忍受的。 快照(snapshot) 就像上面提到的备份功能,即把某一时刻的状态保存起来,像照相机照相一样把当时的情景记录下来,虽然照相之后环境有变化,但是照片的内容不会随着环境变化而改变,这样的快照就是只读快照
Oracle 似乎越来越想直接填补 OS 与 RDBMS 之间的技术缝隙。之前的 ASM 已经向存储层跨了一大步,可以说是 Oracle 自己的 LVM 软件,而且,应该说也占据了一定的市场。然后是 OCFS (Oracle Cluster File System)更进一步–用于集群的文件系统,OCFS 的表现似乎还需要观察(主要是还不够稳定)
在kubernetes支持local volume中我有提到,目前local volume还无法完全自动完成动态供给。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在春节期间撸了一个小项目:yummy。 yummy会监听local volume类型的PVC,在创建LVM的机器上,动态创建LV并挂载,然后再通过external storage发现新挂载的目录、创建PV,从而自动完成动态供给
第一本针对系统管理人员所规划的Red Hat Enterprise Linux书籍,着重于观念的讲解与诠释,并配合大量范例,以解说每个管理工具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何安装与布署、进阶的磁盘与档案系统管理、账号与安全管理,以及故障排除等四大进阶主题,让您快速的掌握Red Hat Enterprise Linux精髓,进而成为优秀的Red Hat Enterprise Linux系统管理者! 现今企业对于储存设备的需求日益增强,资料经过数字化后,储存设备的效率、安全性俨然成为当今系统管理人员的挑战。本书将解说磁盘配额、磁盘阵列、LVM,以及ext2 与 ext3的特色与功能。 如何透过NIS系统与LDAP系统来实作网域账号,并说明其运作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