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工作者
2月2日,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与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集团)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梅地亚中心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中宣部副部长、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台长兼总编辑慎海雄,中央社院党组书记、第一副院长吉林,中央社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赵凡,中央新影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姜海清与其他与会嘉宾共同见证协议签约。中央社院秘书长徐永全与中央新影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姚永晖代表双方签署协议
丁酉年元宵节刚过,来自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美术理论研究与书画创作高研班李项鸿山水画创作专项研修班的同学们从各地相约来到浙江东阳的一个历史文化名村——古渊头,开始了新年的第一堂课。 2016年9月,CCTV4《远方的家》栏目以“古樟树下文脉深”为主题对古渊头村做过专门报道,声誉海内外。这个有着600余年历史、906户人家、2200人的村庄,自然环境优美,风光秀丽,人文历史悠久,素以耕读传家,人才辈出
因有感校园及社区内噪音问题日益严重故希望设计好声音提示灯去提示人们注意噪音污染问题以免影响精神健康。 中文大学研究显示,人体感到最舒适的温度是摄氏28度。近年香港气候有显著暖化的趋势,2017年7月30日天虹小学位处的黄大仙气温达37度
大世界旅行社-掌中戏剧团团长“黄武山” 这辑的节目中,我们邀请到的大来宾是 掌中戏剧团团长“黄武山” 对于四、五、六年级生的朋友们来说,“布袋戏”这三个字一定不陌生。然而对于新世代的年轻朋友们而言,它则多了个新名称,那就是“#掌中戏”,又或是听起来很厉害又响亮的“霹雳布袋戏”!不过,这个曾经是流行代名词的国宝传统文化,随着世代的更迭,现在则被贴上了一个令人感到叹息的标签“消失中的传统艺术”。还好,近年在文化部和艺术工作者的努力和坚持下,布袋戏艺术不但走入校园,更到海外巡回演出,让不同族群的朋友们,重新认识它的美好!今天在我们节目中的达人大来宾,则是刚刚从美国巡回演出归国的“山宛然客家布袋戏团”团长,来自新竹的“黄武山”师傅
■Speaker: 施永德DJ Hatfield 作为一位人类学家与声音艺术工作者,施永德(DJ Hatfield)的研究旨趣包括音景、原住民族媒体、以及地方伦理(ethics of locality)。在一个移动的人生中,他以民族志与艺术创作探讨我们如何建立归属感。施教授扎根在宗教人类学研究,以台湾民间信仰活动研究空间的社会构建过程,但因为一直被声音吸引,而进入民族音乐学、流行音乐及大众文化等领域,同时主动与台湾艺术界、田野社群及音乐社群之间维系密切关系
一直抱着环游世界的念头,走遍世界各个角落,体验各国风土人情。 现在的环游世界完成度为19%,走访了几十个国家,足迹遍布亚洲、美洲、欧洲、大洋洲。 现职是一名80‘后网络媒体的主编,同时又是一名旅游达人、传媒人、专栏作家、文化艺术工作者、教师、导赏员、平面设计,朋友眼中的澳门旅游大使及旅游顾问
Helena Carvalhão Buescu,里斯本大学文学院比较文学和葡萄牙文学教授。 曾与美国、欧洲多国、巴西和澳门等地的多所著名国际院校合作,并受邀赴 各地授课。Helena是里斯本科学院及欧洲学院的成员之一,其散文作品曾斩 获诸多奖项
本文摘要:影片《归心似箭》在京摄制圆满完成,由杨明君、张新童兼任制片人,北京电影学院教师杨晋兼任编剧、编剧。青年演员白一田、陈艺元、程昱泓、李斯南、刘子铭主演该作品,该剧描写的是我国70周年阅兵式庆典群众方阵的一段故事,一名退伍军人在上大学期间,获得了要参与70周年群众集会方阵的机会,对于他来说这次机会来之不易,想抓住机会只想展现出,已完成父亲生前对他的希望,就在他下定决心要只想训练的时候,母亲脑溢血车祸,在两个最重要的决择面前无法作出自由选择的故事。 影片《归心似箭》在京摄制圆满完成,由杨明君、张新童兼任制片人,北京电影学院教师杨晋兼任编剧、编剧
王寻生于传统雕塑细致工艺及快速数位创作的世代,是具备承先启后重要转则的艺术工作者,在过去台艺大专雕塑科的熏陶下,使之淬炼对人体解构的美与精细的手艺,并养成深厚的雕塑专业厚度。之后因力求艺术之路的创新,便出国深造后,尔后在国外知名视觉特效公司从事雕塑及电脑模型工作已达近二十年,深谙3D动画及视觉艺术制作流程,因此结合这两世代的精华与专业,并经过不断的艺术创作探索,以传统技艺为底,配以高科技专业知识,精炼出了一套独特个人的跨世代创作手法—即为时差(Space in Time)雕塑。 时差雕塑”的创作理念是从时间为动态且连续性的概念出发,讲述在空间里有序列动作的肢体语言故事,这过程中包含过去、当下、未来的时间
2015年7月29日—8月2日,凝聚了广大电视工作者爱心的中国视协、四川省视协“影视小屋”艺术课堂在成都开讲。来自四川阿坝州、甘孜州、凉山州及巴中革命老区“影视小屋”的40多名师生共聚成都,参加专业培训,开展实地拍摄实践。为了充分发挥电视工作者的专长,让“影视小屋”尽快出作品、出人才,四川视协组织第九届四川省“十佳电视艺术工作者”与“影视小屋”师生结成对子,在专业技能和生活上给予他们更多帮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