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寻生于传统雕塑细致工艺及快速数位创作的世代,是具备承先启后重要转则的艺术工作者,在过去台艺大专雕塑科的熏陶下,使之淬炼对人体解构的美与精细的手艺,并养成深厚的雕塑专业厚度。之后因力求艺术之路的创新,便出国深造后,尔后在国外知名视觉特效公司从事雕塑及电脑模型工作已达近二十年,深谙3D动画及视觉艺术制作流程,因此结合这两世代的精华与专业,并经过不断的艺术创作探索,以传统技艺为底,配以高科技专业知识,精炼出了一套独特个人的跨世代创作手法—即为时差(Space in Time)雕塑。

时差雕塑”的创作理念是从时间为动态且连续性的概念出发,讲述在空间里有序列动作的肢体语言故事,这过程中包含过去、当下、未来的时间。凡相信时间的人是不相信永恒,而时间与空间是两个座标,决定了世界的对立性,而真正将这两者合一的先决条件,就是用我们的记忆串连时间与空间。而王寻用型的方式来呈现这个记忆,让时间呈现永恒。每一个生命、每一个时代、每一段历史历程都是珍贵与独特的记忆,但记忆是容易被遗忘与消逝,因此“时差雕塑”的出现,让人们拥有永恒的记忆共存在时间与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