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vestigator
2011 郭力昕 2011.12 '妓权、性道德、与自我正义:论徐童的《麦收》与纪录片的伦理 ' “华人女性与视觉再现”国际研讨会 复旦大学-密歇根大学社会性别研究所、复旦大学新闻传播与媒介化社会研究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 MOST Projects 107 当代中国独立纪录片里的政治议题与叙事策略:近十年中国独立纪录片导演之代表性作品研究 KUO LI-HSIN Principal Investigator 2018.08 ~ 2019.07 Minist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OST Projects 105 科技、真实、和新闻摄影的变与不变:以近五年国内外三种重要新闻摄影比赛之得奖作品为分析案例 KUO LI-HSIN Principal Investigator 2016.08 ~ 2017.07 Minist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Investigator Taiwan 台湾生物科学研发策进社群(以下称 Investigator)的内容是一群海内外学生与社会新鲜人无偿编辑、分享的集体创作。 所有在 Investigator 网站及粉丝专页上发表的内容、看法与评论仅代表笔者/受访者个人的观点,不一定反映 Investigator 编辑群和社群成员们的立场。 Investigator 编辑群在内容发表前已尽力审稿校对
药学院博士生阙玉梅荣获美国心脏协会“心血管研究新星大奖” 美国心脏协会(AHA)会议是全球心血管领域学术影响力最大、历史最悠久的学术会议,致力于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该奖项旨在鼓励未来能为心血管疾病做出突出贡献的有潜力的科研人员。此次大会共有来自全球的15位青年学者荣获该项国际奖励
研究任何一种过程,创立任何一种过程的任何科学理论,必须首先回答的一个最基本的问题是:这种过程操作的基本单元是什么?认知科学必须回答的一个最基本的问题是:什么是认知过程操作的基本单元? 大量的认知科学实验事实表明,认知基本单元不是信息科学的比特,不是计算理论的符号(或子符号),不是特征分析理论的局部特征性质,而是知觉组织形成的“知觉物体”的表达。 如何科学准确地定义“知觉物体”?“大范围首先”的拓扑性质知觉理论提出知觉物体的拓扑学定义,把知觉物体的直觉核心含义,即形状改变下的整体不变性,科学准确地定义为拓扑不变性质。 本报告将讨论为何和如何提出知觉物体的拓扑学定义
2002 冯建三 2002.06 '无线电视公共化的生命史,1986-2002:一个偏向晚期行动者的记录与分析 ' 政治大学公共政策论坛---全球化与台湾研讨会. 冯建三 '塑造台湾电视动向的非政治因素之初步考察(1962-1995):特别以卫星电视为例 ' 台湾近百年史研讨会. 冯建三 '传播权的内与外:关于文化资本化、新传播科技与另类播权的若干思考 ' 香港中文大学“传播权”国际学术研讨会. Participator MOST Projects 88 十七家报纸的劳工新闻及影响其再现因素的初探 FENG CHIEN-SAN Principal Investigator 1998.08 ~ 1999.07 Minist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Title
生物物理是相当跨领域的研究范畴,联系生物与物理两门基础科学。生物物理学家应用物理工具、量化方法与理论基础研究生物系统中的现象,而这些主题囊括分子、细胞到个体行为等尺度 [1]。事实上,从上世纪的 DNA 分子结构、神经电生理学到生物造影技术,这些重要的研究发展都与生物物理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