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
5月26日上午,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中国科协主办的2017中国创新创业成果交易会在广州开幕。广州发展《大宗商品(能源类)供应链管理平台》、《千吨级新能源电动船舶》2项创新成果通过组委会层层筛选,成功入选“2017中国创交会”参展项目,并于开幕当天精彩亮相,获得行业的广泛认可和媒体关注。 《大宗商品(能源类)供应链管理平台》通过创新业务管控体系,以业务电商化、船舶调度信息化、仓储管理智能化、航运园区示范化为载体,实现标准化、规范化和个性化的大宗商品供应链服务体系
天津久日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原名天津久日化学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光引发剂生产企业。公司成立于1998年,注册资金7947万元,是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专业性光引发剂、单体、齐聚物、紫外吸收剂等光固化材料的企业。2012年9月7日,公司在新三板挂牌企业(股票简称:久日新材,股票代码:430141)
股票有大宗交易是好是坏?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一是如果股票不是限售,二是在目前的金融市场上有许多股票是可以选择这个价格进行交易的,因为有很多大的庄家,他们可以通过这个价格进行交易,所以很多时候这个股票都会随着市场的变化而变化。 一、大宗交易好还是折价好? 不管是对于高价股还是绩差股,短期内肯定都是利好,股价容易出现涨停。 而且这个股票的主力是有战略合作的意向,有实力拉升股票,由于是一利好的消息,短期内会有资金大举买入
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工业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协同转型提升计划(2020~2022年)》,提出到2022年,区域年综合利用工业固废量8亿吨,主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量达到1.5亿吨,产业总产值突破9000亿元,形成30个特色鲜明的产业集聚区,建设50个产业创新中心,培育100家创新型骨干企业;区域协同机制较为完善,基本形成大宗集聚、绿色高值、协同高效的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发展新格局。 协同利用工业固废制备砂石骨料。京津冀核心区是全国建设强度最高的区域之一,常规砂石骨料短缺已成为制约区域基础设施建设的突出瓶颈
TSX是公认的全球矿业融资领域里的领袖,主板和创业板一共有1 100多家矿业行业上市公司,市值达1430亿美元,占全球上市矿业公司的50%以上。在主板市场中,矿业公司占10%左右,而在创业板,这一比例为50%。本期的主讲人 Main Speaker为Sloane Capital(偲隆资本)代表Peter Ni倪骏良(Investment Dealing Respresentative投资交易代表),特邀演讲嘉宾 Gravitas Financial Group 代表Terry O’Sullivan(Director of Business Development业务发展总监)
(原标题:评论:中国外贸步入新常态 民营企业表现一枝独秀) 资料图(制图:中国网财经) 中国网财经7月14日讯(记者 曾会生) 7月13日下午,国新办就2016年进出口情况举行发布会。据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黄颂平介绍,第二季度中国进出口有所回升,上半年进出口总值仍呈负增长。在下行压力之下,外贸仍呈现诸多亮点,而民营企业的表现更可谓一枝独秀
核心提示:“327”国债期货风波建议和条目327国债合并事件过程 1992年12月28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推出国债期货,此时只是证券商自营交易,尚未对公众开放,交投清淡,并未引起投资者的兴趣。1993年10月25日,上证所宣布国债期货向公众开放,与此同时,北京商品交易所也推出国债期货交易。 1994年至1995年春节前,国债期货交易飞速发展, 1992年12月28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推出国债期货,此时只是证券商自营交易,尚未对公众开放,交投清淡,并未引起投资者的兴趣
2019年台商回台设厂、购地正夯,根据宏大国际资产统计北北桃工业区土地大宗行情,新北市及桃园市价格从每坪1字头到9字头都有,一张图让你秒懂北部工业区土地行情。 近来商办、工业土地正夯,如近期最知名案例,就是联强国际斥资50.87亿元落脚“世界明珠”打造营运总部,根据宏大国际资产分析,企业在设厂购地时,主要考量项目有区位、交通运输、建物符合使用等客观因素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土地价格。 宏大国际资产分析,各区价格差异主要看3大重点,分别是生活及商业机能、交通运输、容积率等
2020年5月15日,中银国际作为联席全球协调人、联席账簿管理人及联席牵头经办人协助沛嘉医疗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沛嘉医疗”,股票代号:9996.HK) 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成功上市,集资额约23.4亿港元(绿鞋前)。 上市当天,沛嘉医疗股份交投活跃,股价表现理想,高见于27.15港元,最低价为25.55港元,收市价为25.80港元,对比招股价15.36港元大涨10.44港元或68%,成交量超过3亿美元。沛嘉医疗冻结资金约2800亿港元,创下了按18A规则上市的零售认购纪录
在国际次贷危机不断深化、大宗商品价格持续攀高的情况下,国内企业的成本压力日益增大。而为了抑制通胀压力的进一步加剧,国内调控机构对价格上调执行严格的监管制度,成本内部消化机制的不畅难免提升企业的经营成本,短期内企业景气指数的回落不难理解。此外,2007年底以来人民币升值幅度大大提高,再加上美国等发达国家出现经济衰退,居民消费意愿明显下降,出口增长乏力也成为国内企业景气度下调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