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博士
王合生,男,1969年11月生,汉族,山东汶上人,1988年6月加入中国***,1993年7月参加工作,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经济地理专业研究生毕业,理学博士,副教授。 曾任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研究室副主任;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研究与政策法规处副处长;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研究与法制办公室副主任(主持工作);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研究与法制办公室主任;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研究与法制办公室主任、经济发展局局长;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和改革局局长;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中共北京市委经济技术开发区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中共北京市委经济技术开发区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大兴区委常委;中共北京市昌平区委副书记;中共北京市昌平区委副书记、区政府副区长、代区长,北京未来科技城管理委员会主任(兼);中共北京市昌平区委副书记、区政府区长,北京未来科学城管理委员会主任(兼);中共北京市海淀区委员会副书记,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党组书记、副区长、代理区长。 现任中共北京市海淀区委副书记,区人民政府党组书记、区长
讲座时间:2022年12月22日(周四)14:30—16:30 哈达,男,蒙古族,内蒙古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2007年7月毕业于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遗传学专业,获理学博士学位,2007-2012年在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及克雷顿大学从事了5年的博士后研究,2012年9月起在内蒙古大学工作。主持了包括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上基金2项)及2项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在内的12个科研项目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以培养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专门人才为己任,拥有生态学一级学科下自主设立的生态环境工程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代码0713Z5,Eco-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每年招收博士研究生22人左右,毕业授予生态学理学博士学位。 生态环境工程学位授权点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热爱环境事业,掌握本学科坚实宽广的生态环境工程理论基础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备良好的批判思维、 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具有较强的解决和探索生态环境污染控制问题的能力, 能够独立地、创造性地从事生态环境工程领域的科学研究、 教学、环境管理工作,具有良好国际视野的高层次研究型人才。 生态环境工程学位授权点致力于解决复杂生态环境问题的科学研究和高素质专业人才的培养,已形成具有鲜明特色和优势的设有4个研究方向:水环境污染控制与生态修复、环境功能材料研发与应用、废物资源化利用与土壤修复、新兴污染物生态环境行为与控制
刘仓理,男,1961年12月出生。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理学博士,研究员。现任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院长,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
主持召开土委会和规委会,负责规划、自然资源、城市更新改造、住房和城乡建设、交通运输、水务、人民防空、公共项目建设、荔湖安置区建设、轨道项目建设、河长制、供电、电力设施建设工作;分管区住房城乡建设局(区民防办)、区交通运输局、区水务局、开发区国土规划建设环保局、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增城区分局;联系增城供电局。 邓毛颖,男,汉族,1973年11月出生,广东徐闻人,1995年7月参加工作,九三学社成员,学历博士研究生(中山大学人文地理专业),理学博士学位,教授级城市规划高级工程师、国家注册城市规划师。现任广州市增城区人民政府副区长
题 目:“有机光伏电池受体材料的设计合成” 报告人:周二军 研究员/博导(国家纳米太阳集团官方网站中心研究员,中科院“百人计划”研究员) 周二军,男, 国家纳米太阳集团官方网站中心研究员,中科院“百人计划”研究员,物理化学专业。2001年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获学士学位;2007年毕业于中国太阳集团官方网站院化学所有机固体实验室,师从李永舫院士,获得理学博士学位,;2007年至2014年先后在日本东京大学和理化学研究所(RIKEN)从事太阳集团官方网站研究工作,2014年以中科院“百人计划” 加入国家纳米太阳集团官方网站中心。周二军课题组目前主持基金委面上项目、青年基金、中科院项目及北京市自然太阳集团官方网站基金等10余个科研项目,参与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纳米专项”
本书为微积分入门科普读物,书中以微积分的“思考方法”为核心,以生活例子通俗讲解了微积分的基本原理、公式推导以及实际应用意义,解答了微积分初学者遭遇的常见困惑。本书讲解循序渐进、生动亲切,没有烦琐计算、干涩理论,是一本只需“轻松阅读”便可以理解微积分原理的入门书。 神永正博(Kunihiko Kodaira),1967年出生于东京,理学博士,日本东北学院大学教授
讲座从人们熟悉的光和电子讲起,重点介绍它们鲜为人知的奇特行为。通过激光的诞生、发展和应用,回顾了以半导体激光器为代表的光电子器件在53年里奇迹般的成长经历,列举大量实例证明了光电子器件和光集成技术正在重现当年电子器件产生的辉煌,使得科幻小说中人们美好的愿望——手机上网,视频点播,高清电视等,已不再是虚无的幻想,光电子技术的革命正在改变普通百姓的生活方式和理念,预示着光电子产业将步入它蓬勃发展的朝阳时期。 1963年10月出生,理学博士学位,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光电信息专业教授,博导
郝玫茜,女,理学博士,中国药科大学师资博士后。2018年12月毕业于中国药科大学并取得药物化学博士学位,2019年3月在中国药科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主要从事肿瘤免疫治疗方面的研究
王恒 男,博士,副教授、特聘研究员。2009年于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获学士学位;2015年于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获理学博士学位; 2015年到2016年于日本北海道大学从事博士后工作;2016年美国德克萨斯州立大学从事博士后工作;2016年到2020年于美国南佛罗里达大学从事博士后工作;2020到至今,任深圳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副教授。近年来主要从事超分子化学、高分子化学和材料化学领域的研究工作,研究方向包括具有复杂结构配位超分子的自组装,配位驱动自组装构筑构象精准聚合物、配位超分子的表界面逐级自组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