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漱溟
机构宗旨:以新乡村建设事业为核心,推动农民合作与城乡和谐发展。 1982年出生于河南省漯河市。2001年上大学时,寻觅到了寄托理想大学生活的新希望农村发展促进会,开启了“下乡”生涯
她一直在思考:“我最大的困惑不是工作中的困难,而是精神层面的问题。如果环保不能触及心灵,做起来就是被动的。要让人们发自于心地做环保,与自然亲近,用朴素的词来说,叫积德行善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信息化社会的到来,生活价值观的变化极大影响了家庭教育,家庭教育跟不上新时代教育理念的步伐,传统的家庭教育观念渐渐淡化。应该说,这是我们这个时代需要面对的一个独特的教育命题和教育困境。 每一个时代的教育都会面临不同的问题,并且催生出时代所需要的教育家
中国现代哲学家梁漱溟提出的一种本体论命题。在宇宙观上,梁漱溟吸取柏格森的生命哲学兼及佛教唯识论哲学的有关思想,认为所谓“生命”乃宇宙的本体,宇宙中的一切只不过是生命绵延、无尽的意欲之流的表现。梁漱溟所了解的“生命”并非生物科学所说的由核酸和蛋白体等物质因素组成的多分子体系,并非物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而是其所谓的“宇宙大生命”,亦即作为宇宙的本体及唯一的实在的离开物质的永恒的意欲之流
将一二三四点(见文章《读〈梁漱溟:学问的八层境界〉》)归纳起来,就是要常常有主见,常常看出问题,常常虚心求解决。**这样一步步的牵扯越多,范围越广,辨察愈密,追究愈深。**这时候零碎的知识都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系统化的见解,对世界整体的认知
梁漱溟在《中国文化要义》一书中说:“中国历史上存在周期性的乱及中国没有科学的文化。”这一论述并不会因近年来中国经济的巨大成就而改变,伴随一系列政治、法律、教育问题涌现,“中国模式”亦为愈来愈多的学者所关注。从思维模式到社会结构、经济体系、生活方式等,中国人有其特定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