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头苦干
2020年7月25日,成都炉渣项目厂区热闹非凡。福州美佳环保资源开发有限公司成都炉渣综合利用项目开业典礼在此隆重举行。美佳环保董事长许立余、总裁许新华等公司高层及员工们出席本次典礼,共同见证这一历史时刻
光谷企业家代表宣读《光谷企业家倡议》。 “企业强则光谷强,企业兴则光谷兴!世界级的光谷,需要世界级的企业家!”2月2日,首届“光谷企业家日”庆祝大会举行,高德红外党委书记、董事长黄立,锐科激光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工程师闫大鹏,盛天网络董事长兼CEO赖春临,以及兰丁股份董事长孙小蓉,代表光谷企业家共同宣读“光谷倡议”。 中国光谷是我国第一批国家高新区、第二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国家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和国家存储器产业基地
1月20日下午,渝开发公司2020年工作会暨八届四次职代会在会展中心一楼多功能厅召开。公司领导,职工代表,总部全体员工、全资及控股公司中层以上干部,2019年度先进集体代表及先进个人共计180余人参加了会议�;嵋橛晒�司党委委员、监事会主席朱江主持,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明应邀出席会议。 大会审议并通过了《渝开发公司2019年度工作报告暨2020年工作计划》、《渝开发公司2019年度财务工作报告暨2020年度财务预算报告》和《渝开发公司2019年度工会工作报告暨2020年工作思路》,形成了《渝开发公司八届四次职工代表大会决议》,并对2019年度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
9月9日,长三角中医药一体化发展高峰论坛在我省亳州举行。国医大师徐经世、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规划财务司原司长苏钢强出席论坛并作主旨报告,亳州市市长杜延安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致辞。 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董明培在开幕式讲话,他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于新的历史方位,作出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重大决策,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带来新机遇
今日竹山网消息 2月25日,柳林乡召开2021年度经济工作会,表扬奖励优秀典型,安排部署全年经济工作。 会议传达学习了中央、省、市、县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对2020年度工作成绩突出的优秀单位、优秀个人、“十星级”文明单位、“十星级文明村”示范村、“十星级文明农户”示范户、“十星级”精神脱贫示范户、民营经济发展示范户进行命名表扬,并发放奖金5万余元。 会议指出,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全年要紧紧围绕“一二三四五六”总体工作思路狠抓工作落实,即围绕乡村振兴与巩固脱贫成果有效衔接一个主题,组织好乡镇、村两套班子换届,发展好烟叶、中药材、养殖三大产业,扎实做好党的建设、经济建设、社会治理现代化、精神文明建设四项重点工作,深度聚焦打通洪大路、常态化疫情防控、巩固脱贫成果、优化营商环境、加强和改进作风五个方面,奋力实现党的建设坚强有力、产业发展质效更优、堵河生态文化旅游带桥头堡地位更加凸显、社会风气进一步向善向好、全乡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民生福祉显著增强六大目标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工、农、商三方面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尤其是我国各大沿海区域,发展势头更是迅猛,就拿深圳来说,60年前不过是一个小渔村,60年后俨然成为了中国名列前茅的一线城市。在千禧年以前,人们总是认为在传统的实体企业中埋头苦干就等于抓住了一个铁饭碗,并且能够在传统实体企业中有个一官半职也是了不起的事情了。但是随着时代的改变,人们自2000年以后就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互联网时代,人们的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2月28日上午,公司2023年发展工作会在科研办公楼八楼会议室召开。学校党委副书记庞宇舟教授出席会议并讲话,公司领导班子及全体中层干部、高级职称人员等将近80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公司党委书记何天富同志主持
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国家大力提倡“工匠精神”推动“中国制造”加快向“中国创造”转变。我国有近3亿农民工,广泛活跃在生产一线,其中从事建筑农民工人数近1/3,农民工是体现“工匠精神”最大的群体。他们,怀揣梦想到异乡寻觅未来,他们把美好的憧憬付诸埋头苦干,他们,用汗水构筑城市的繁华,回首我国改革发展之路,农民工这支新型的劳动大军正逐渐成长为我国现代产业工人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
程芳琴为哲学社会学学院师生讲授“开学第一课” 一年一度春草绿,正是扬帆逐梦时。近日,副校长程芳琴为哲学社会学学院师生讲授“开学第一课”,学院领导干部、辅导员及学生代表参加。 程芳琴以“冬去春来万象新 砥砺奋进正当时”为主题,结合自身经历和体会,系统地为师生传达了党的二十大精神,同大家回顾抗疫成就,立足当下形势,展望美好未来,共同开启山西大学新学期的崭新篇章
大雨刚过,金溪镇长春村驻村第一书记田杰就穿上胶鞋,走进田间地头查看蚕桑长势。2017年9月,田杰离开两个不满3岁的孩子,进驻大山深处的长春村扶贫。两年来,田杰重新发展壮大基层党组织,同时依托专业合作社,带领350户群众发展蚕桑2500多亩,使人均增收千余元,村民亲切地称他“背包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