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栽培
主要课程:基础生物化学、植物生理学、田间试验与统计方法、普通遗传学、植物分子生物学、农业生态学、作物栽培学、作物育种学等。 农学(国家级特色专业) 主要课程:基础生物化学、植物生理学、田间试验与统计分析方法、普通遗传学、基础植物分子生物技术、作物栽培学、作物育种学、耕作学、作物育种学各论、作物栽培学各论、经济作物学、标准化农产品生产、农产品检验、农业技术推广等。 主要就业单位及毕业去向: 黑龙江省农垦总局、黑龙江省烟草公司、中央储备粮、黑龙江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等
《湖北农业科学》(CN:42-1255/S)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半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期刊收录:知网收录(中)国家图书馆馆藏万方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维普收录(中)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中国绿色画报》由中国林业科学院科技信息研究所竹类情报中心主办的竹类科技文献检索刊物,国家级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依托各类科研平台,学院主要在水稻、南方大豆、玉米新品种创制、作物空间诱变育种、作物栽培管理、南方主要作物害虫种群系统控制、有害生物-寄主作物-天敌互作机制、群体微生物信号、生物防治与生物农药等领域开展科学研究。 近5年,学院主持和完成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公益性行业(农业)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国家级科研项目132项,省部级项目160项,科研经费3.43亿元,获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励10项,取得授权发明专利50余项,审定品种24个,植物新品种权40个,发表SCI论文500余篇。围绕服务乡村振兴、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在推广应用水稻、大豆新品种,印楝素、鱼藤酮等新农药,香稻技术、南方保护性耕作等新技术,以及柑橘黄龙病、香蕉枯萎病等植物重大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体系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作物分子育种技术和应用创新团队联合多家单位,提出了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驱动下的智能育种新策略——基因组-环境组集成预测。这一新策略的提出,将改变过去主要利用基因型和表型进行选择的育种模式,使未来育种能够在基因型-表型-环境型全方位信息支撑下,准确预测特定基因型在特定环境下的表现,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适应气候变化、适应特定环境的定向育种。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分子植物(Molecular Plant)》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应用气象专业应用型人才,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大气探测技术基本理论,熟悉各级气象台(站)进行气象探测业务的规范。能处理、解决气象探测业务中的实际问题。 主要课程:气象基础、C语言、地面观测、自动气象站原理与测量方法、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计算机网络基础、气候学、农业气象观测与实验、生态学、作物栽培学、气象信息传播、气象服务,应用气象基础、防雷技术基础
专业概况:专业代码:090105。2003年在农学专业设立种子生产方向,2004年招收本专业本科生,2012年招收种业领域硕士研究生,是安徽省第一个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专业。开设有“隆平种子班”、“皖垦种子班”等等企业冠名班
央视网音讯:重庆现有犁地面积2805万亩,一部分犁地酸化严峻。为此,当地探究出了一套改进土地质量的方法,来进步犁地质量。<\/p>\n\n 娄必强是重庆南川区的一个水稻栽培大户
在欧洲和国际上, ECOCERT 目前通过认证支持和指导有 1000多家公司。 “COSMOS Natural 天然认证”的规范要求较低,没有要求使用最低含量的有机成分,所以“ 0% 有机成分”是天然认证所认可的。再来,就是可以“COSMOS Natural 天然认证”允许使用化肥于土壤中,杀虫剂和农药在农作物上等等
欢迎来到 山东创建碳化稻壳厂家 官方网站期待与您的合作! 碳化稻壳是指稻壳经过加热至其着火点温度以下,使其不充分燃烧而形成的木炭化物质,碳化稻壳的实用性强,下面简单说明碳化稻壳的实用性。 碳化稻壳排水性佳,可增加植物根部氧气供应,防止因土壤物理结构性不好,而产生植物根系窒息,碳化稻壳加入鸡粪混合堆肥,除可去除异味,并可增加肥份及拉长肥效期。 碳化稻壳在工业生产上可用作钢、铁等生产的保温隔热材料,在农业上可用于蔬菜、花卉、苗木、果树及其他作物栽培、改良土壤,在生活上可作清洁能源以供生火、取暖等
中国国际农业灌溉及温室设施展览会历经八届,先后于南京、郑州、合肥、石家庄成功举办,已是目前为止国内规模最大、展商数量企业参与最多的灌溉温室设施展之一,被誉为“全国三大灌溉温室展之一”。上届中国国际农业灌溉及温室设施展览会于2019年8月在江苏·南京举行,展出面积达到12000平米。吸引国内知名展商亮相本届展会,此次展览会汇聚200多家国内知名企业亮相本届展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