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要金装
七世纪前后中亚佛教艺术的整体风貌
七世纪前后中亚佛教艺术的整体风貌,可说是呈现了佛教艺术成、住、坏、空完整的发展过程,即从早期以塔为中心的无佛像时代,到拥有巨大佛像、金碧辉煌佛寺的鼎盛期,进而到“诸窣堵波荒芜圮坏”、“久绝僧侣”的衰败期。本文所依据之研究资料除了玄奘《大唐西域记》外,还引用了中亚、印度、欧美及中国、日本学者的研究成果,以及笔者亲访中亚所收集之第一手资料。笔者归纳7世纪前后中亚西半部佛教艺术的风貌,并探讨某些中亚佛教艺术造型的文化背景因素,本文较为新颖之见解,或为笔者提出草原文化与犍陀罗佛教造像之间的可能关联,亦即从中亚地区深厚的草原文化背景中,去探讨犍陀罗菩萨造像以及所谓“佛要金装”-佛像的金彩装饰之造像风格,其与草原贵族的衣着品味、审美价值观之间的可能关联
.图书馆里总是安静无声吗
.图书馆里总是安静无声吗?竖起耳朵你会发现,翻书声、打字声、脚步声,声声入耳! .人要衣装、佛要金装,适合在图书馆里读书的服装又是什么? .买书的欲望永无穷尽,藏书的空间永远不够!你知道理想的藏书数量也有公式吗? .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德、五读书,读书可以改变的岂只是命运! .想看的书总是先被别人借走,图书馆里也有莫非定律! 蒙田说:“我在书籍中寻找的是一种岁月优游的乐趣。” 本书作者将其一年来在法国国家图书馆读书的生活,依照季节时序编排,以日记形式集结成篇,内容包括图书馆的建筑象征、馆内的读者百态,以及卧游书中的各种发现与感动。 这不只是一则则关于阅读浮想联翩的纪录,也是一个“普通读者”的独特观察,更是一座图书馆如何与读者产生互动、获得生命的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