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学会
发布者:鞠磊发布时间:2018-09-22浏览次数:5966 薛长湖 教授,男,1964年11月出生。中国海洋大学“泰山学者攀登计划”岗位专家,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
11月6日,农业农村部“一带一路”海水养殖技术培训基地(以下简称“基地”)揭牌仪式在山东省青岛市举行。中国水产学会理事长王清印、农业农村部国际合作司副巡视员叶安平、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院长崔利锋、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张建东、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所长金显仕出席活动并讲话。活动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副所长李健主持
2018年对虾实际进口超过65万吨,2019年或将超过80万吨! 海关数据显示2018年进口对虾16.18万吨,实际进口超过65万吨,2019年或将超过80万吨。 5月18日,第十一届中国虾产业发展研讨会在珠海举办。 第十一届中国虾产业发展研讨会由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中国-东盟海水养殖技术联合研究与推广中心、国家虾蟹产业技术体系主办,广东省拱北口岸中国旅行社有限公司承办,研讨会得到了广东恒兴集团有限公司、美国大豆出口协会、广东海茂投资有限公司、正大集团、挪威阿克海洋生物有限公司、广东海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赞助支持,同时,研讨会还得到了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中国水产学会的指导
发布者:鞠磊发布时间:2018-09-22浏览次数:6209 薛长湖 教授,男,1964年11月出生。中国海洋大学“泰山学者攀登计划”岗位专家,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
《科学养鱼》核心期刊发表 期刊简介: 《科学养鱼》杂志由中国水产学会、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主办,是我国唯一的一本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水产科普杂志,1992、1998年连续两次被评为全国优秀水产报刊一等奖,2002年荣获第三届全国优秀农业期刊奖、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奖二等奖、江苏省一级期刊;2003年荣获全国优秀水产科技期刊一等奖;2004年荣获第 主办单位: 中国水产学会;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主管单位: 中国水产学会;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科学养鱼》杂志由中国水产学会、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主办,是我国唯一的一本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水产科普杂志,1992、1998年连续两次被评为全国优秀水产报刊一等奖,2002年荣获第三届全国优秀农业期刊奖、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奖二等奖、江苏省一级期刊;2003年荣获全国优秀水产科技期刊一等奖;2004年荣获第四届全国优秀农业期刊一等奖,全国农业科普先进集体,江苏省一级期刊,2005年荣获国家最高奖第三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奖。是目前我国发行量最大的水产杂志之一。 1.《科学养鱼》受众广泛本刊坚持“普及第一,读者至上”的办刊宗旨,以推广水产实用养殖技术(包括海水和淡水)为主,大力宣传渔业工作方针政策和传递国内外最新的渔业信息,深受广大读者朋友的欢迎
中国水产学会(TheChinaSocietyofFisheries(CSF))成立于1963年,是由水产及与水产有关的科技工作者自愿结成的全国学术性社会团体。中国水产学会是国家一级学会,是政府联系广大水产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是国家发展水产科学技术事业的重要力量。其业务主管单位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和农业农村部,登记管理机关是民政部
绷紧渔业安全生产这根弦 —— 2019年全国渔业安全技能大比武活动在沪开幕 12月26日,2019年全国渔业安全技能大比武活动在上海海洋大学拉开帷幕。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副局长韩旭、交通运输部海事局一级巡视员孙有恒、长江流域渔政监督管理办公室二级巡视员黄晓发、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崔国辉、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中国水产学会副站长于秀娟、上海海洋大学党委书记吴嘉敏等领导出席开幕式。上海海洋大学副校长万荣主持开幕式
发布者:鞠磊发布时间:2018-09-22浏览次数:5930 薛长湖 教授,男,1964年11月出生。中国海洋大学“泰山学者攀登计划”岗位专家,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
薛长湖 教授,男,1964年11月出生。中国海洋大学“泰山学者攀登计划”岗位专家,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
近日,海南省海洋与渔业科学院副院长林国尧受聘为中国水产学会海洋牧场专业委员会委员,副院长陈傅晓受聘为中国水产学会海水养殖分会委员。 本次两位专家受聘为中国水产学会海水养殖和海洋牧场领域委员,将在引领我省海水养殖和海洋牧场领域研究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进一步解决制约我省两个领域发展的重点难题和关键技术,为我省渔业升级转型做出贡献。海南省海洋与渔业科学院紧紧围绕自贸港建设和海洋经济强省的产业发展战略,坚持自主创新,积极开展科技攻关,取得了一批科研成果,部分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或国内领先水平,获得国家级、省级科技奖项共10余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