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革命
福州中山堂位于福建省福州市湖东路。原为旧贡院“至公堂”。 始建于清光绪七年(1881年),是一座融中国古典特色和欧式风格于一体的古建筑
为进一步加强学院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更好推进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组织协调各方工作,11月10日,城环学院学生第二党支部于17号楼307召开换届大会暨第一次党课。本次大会由支部书记姬广建主持,支部教师党员陈泉键、夏聪聪、吴琼及学生党员参与。 在姬广建的主持下,开展了以“辛亥革命110周年”为主题的党课
广东大地养育了众多的著名报人,在中国新闻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除了本章重点介绍华侨创办的报刊之外,还有不少其他熠熠闪光的报界文星,其中包括:自1856年广东籍华侨司徒源创办华人最早一份中文报纸《沙架免度新录》至今已有152年。近代报业史上华人崛起亦大概始于此,当其时,一批最早接受西方新闻思想的人,如林则徐,洪仁玕,王韬,郑观应以及后来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人物,在早期外文报纸的基础上,提出各种办报主张,掀起国人办报的热潮??v观早期报人的办报思想,虽有维护统治秩序的嫌疑,但其最初提出的救国救民的主张和冲破言禁的新闻观对后来的社会改革运动不无影响。1874年创办《循环日报》的王韬就提出“立言"的办报目的,并开创利用报纸纵论中外形势,指陈时势的政论体;《盛世危言》的作者郑观应极力提倡“通民情,开报禁”;以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更强调报纸“求通、变法、开言禁”的功能
为纪念梁启超诞辰140周年,6月13日上午,新会区举行《金色的丰碑——纪念梁启超诞辰140周年》纪念邮册首发仪式。江门市中盈融资担保有限公司鼎力支持本次邮册的发行并积极参与梁启超诞辰140周年系列活动。 梁启超(1873年~1929年),籍贯广东新会人,活跃于近代中国政坛、学界30余年,与近代中国的历史进程息息相关
5月12日下午,丽水市机关事务服务中心组织全体党员赴浙西南革命根据地纪念馆开展“追寻红色浙西南足迹学党史”主题党日活动。 活动特邀丽水市委党史研究室宣讲团成员吴群飞为大家宣讲《红色记忆——民主革命时期的中共浙江省委书记》,通过图文并茂、生动详实的各种史料讲述党史故事,让大家领略了战争年代里革命先烈们不畏艰险、舍生忘死、顽强奋斗、一往无前的大无畏英雄气概和坚定的理想信念,让每一位党员干部灵魂深处倍受震撼。 听完报告后,在党组书记王栋的领誓下,中心系统全体党员一齐举起右拳,以庄严之姿、激昂之音重温了入党誓词
在民主革命时期,华侨积极投身革命运动,宣传革命思想。特别是在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十分重视发动华侨、依靠华侨进行民主革命运动。华侨是兴中会和同盟会的重要支柱
社会心理学领域扛鼎之作,一部讲透政治、经济、管理的心理学巨著,入选改变世界的20本书。 《乌合之众》是一部讲透政治、经济、管理的心理学巨著,被誉为群体心理学的开山之作。全书深入浅出地剖析了群体的种种特点及其成因,精致地描述了集体心态,对人们理解集体行为的作用以及对社会心理学的思考发挥了巨大影响
来源:人文学院发布时间:2022-11-25浏览次数:10 2022年11月22日,人文学院社会学系教工党支部组织党员教师和骨干教师们一起参观了中国***四大会址,活动得到了学院党委和行政的支持。社会学系党员教师张彦、张淼、吴淑凤、王鲁峰、苏熠慧、邢婷婷、孙哲、于沁、仉楠楠以及系骨干教师陆绯云、范文、刘思哲等参加了活动。 通过此次实地参观四大会址,本系党员教师以及骨干教师加深了对于党史的了解
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是由中国科学院、广东省人民政府和广州市人民政府三方共建,从事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化学生物学、感染与免疫、公共健康、科研装备研制等研究的科研机构,于2006年3月获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准正式成立,是第一个与地方共建、共管、共有的新型研发机构。 7月20至23日,我院举办第三届“走进GIBH”大学生夏令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吉林大学、兰州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等近20所重点高校的30名本科生参加了夏令营活动。我院党委书记、副院长黄建冲在开营仪式上致欢迎辞,殷切期望更多的高校优秀学子到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GIBH)工作、学习
伦敦不是敦伦,也不是真的伦敦,而是伦敦大酒楼。 星期一收到通知,我写的关于孙中山的那篇文章获得了学生组优异奖(应该是一个安慰奖),星期日下午要去伦敦大酒楼领奖。我本无意写那篇文章,因为我觉得要写孙中山,基本上已经没有什么新的东西值得再写
伦敦不是敦伦,也不是真的伦敦,而是伦敦大酒楼。 星期一收到通知,我写的关于孙中山的那篇文章获得了学生组优异奖(应该是一个安慰奖),星期日下午要去伦敦大酒楼领奖。我本无意写那篇文章,因为我觉得要写孙中山,基本上已经没有什么新的东西值得再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