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国救民
流水不返,是一路向前的告诫;绿水青山,是环保今天的呼唤;走好脚下,是当代行人的需要。纵观古今,时代发展的脚步永无停止,而作为肩负当代责任的我们,更应更新自我,与时代同行。 更新自我,活在当下
看完了徐悲鸿的简介,我对这位我们文化进行更加了解了。 徐悲鸿先生的一生都是为艺术而奋斗,他为艺术付出了一切。21岁时,他兼职绘画,22岁时,他在日本学习
正在阅读:【“阜阳工会会员电影日”免费观影活动】本周放映《1921》 【“阜阳工会会员电影日”免费观影活动】本周放映《1921》 《1921》电影简介:1921年的上海,租界林立,局势剑拔弩张。13位来自五湖四海,平均年龄仅28岁的热血青年,从民族危亡的困境出发,将青春理想化作救国救民、寻求真理的信念,突破国际各股复杂势力的监控和追踪,在上海共聚,在陈独秀、李大钊的领导和推进下,1921年7月23日,中国***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宣告这个改变了亿万国民前途命运的政党正式成立。自此,中国历史进入了新篇章
影片主要讲述1921年10月9日重阳节这天,一场简朴的婚礼在北京景山东街中老胡同5号院举行。新郎叫何孟雄,新娘叫缪伯英,因为名字中各有一“英”、一“雄”,同志们称他们是“英雄夫妻”。电影《为你而来》正是通过描写中国第一位女***员缪伯英和中国***早期革命家何孟雄二人短暂而壮丽的一生,借以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人精神血脉
天津觉悟社纪念馆位于天津市河北区宙纬路三马路三戒里,系依托觉悟社旧址而建,旧址是由7间青砖木结构平房组成的小宅院,1984年9月16日对外开放,1986年邓颖超专程来馆视察并题写匾额,为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觉悟社是***、邓颖超等在五四运动中创办的,是当时在国内影响较大的爱国青年进步团体。1919年9月16日成立,社员们研究新思潮,探讨救国救民的真理,积极参加实际斗争,成为当时天津反帝爱国运动的领导核心,在北方的革命社团中享有很高的声望
7月1日,松江区妇联党支部开展“信仰如山、信念如铁、信心如磐——让初心薪火相传、把使命永担在肩”主题党日活动。区妇联党组书记、主席林华,党组成员、副主席陈慧英、杨茜与全体在职党员一起参加活动。 主题党日以红色经典诵读展开,大家以昂扬的精神,饱含深情地演绎《可爱的中国》《岁月如歌》《党旗颂》等红色经典诗文,诵读***人夏明翰、赵一曼等红色家书,回顾中国***99年来风雨激荡与壮丽辉煌的史诗,再现先辈们崇高的革命信仰、救国救民的不懈追求
【资讯中心讯】5月14日,为纪念建党100周年,外国语学院45名师生党员赴唐山乐亭李大钊纪念馆、故居开展党史学习活动,回顾建党历史,缅怀先烈遗志。 在李大钊纪念馆,全体党员在讲解员的带领下依次参观了三个展厅。通过详实的图片材料和实景还原,大家学习了李大钊同志在国家危亡时刻历练成长的经历;学习了他为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站在新学问运动最前列的史实;学习了他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中国***的成立做准备,促成革命统一战线,领导北方工人运动,献身人民解放事业的丰功伟绩
正在阅读:【“阜阳工会会员电影日”免费观影活动】本周放映《1921》 【“阜阳工会会员电影日”免费观影活动】本周放映《1921》 《1921》电影简介:1921年的上海,租界林立,局势剑拔弩张。13位来自五湖四海,平均年龄仅28岁的热血青年,从民族危亡的困境出发,将青春理想化作救国救民、寻求真理的信念,突破国际各股复杂势力的监控和追踪,在上海共聚,在陈独秀、李大钊的领导和推进下,1921年7月23日,中国***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宣告这个改变了亿万国民前途命运的政党正式成立。自此,中国历史进入了新篇章
为庆祝中国***成立98周年,七一前夕我院研究生第三党支部举办“砥砺前行,坚守初心”主题教育参观活动,感受中国***人为救国救民百折不饶、勇往直前的精神。 2019年6月28日上午,研究生第三党支部部分党员与入党积极分子来到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党史馆进行参观,党史馆用图说党史的形式,高度凝练党的发展历程,结合行业特点着重突出党领导的卫生事业发展史、党的十九大精神等内容,讲好党的故事。 首先,讲解员刘老师为大家梳理了党的发展历程,加深了大家对党发展历史的了解,再一次感受到了中国***人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的精神,这种精神激励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兴旺、党的事业继续奋斗的决心
广东大地养育了众多的著名报人,在中国新闻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除了本章重点介绍华侨创办的报刊之外,还有不少其他熠熠闪光的报界文星,其中包括:自1856年广东籍华侨司徒源创办华人最早一份中文报纸《沙架免度新录》至今已有152年。近代报业史上华人崛起亦大概始于此,当其时,一批最早接受西方新闻思想的人,如林则徐,洪仁玕,王韬,郑观应以及后来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人物,在早期外文报纸的基础上,提出各种办报主张,掀起国人办报的热潮??v观早期报人的办报思想,虽有维护统治秩序的嫌疑,但其最初提出的救国救民的主张和冲破言禁的新闻观对后来的社会改革运动不无影响。1874年创办《循环日报》的王韬就提出“立言"的办报目的,并开创利用报纸纵论中外形势,指陈时势的政论体;《盛世危言》的作者郑观应极力提倡“通民情,开报禁”;以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更强调报纸“求通、变法、开言禁”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