禀赋
由夏入秋,天气转凉。上海农场秋季西兰花进入大面积移栽期。 今年,上海农场结合前两年种植经验及土地茬口,秋季布局西兰花5000余亩,预计产量达到5000吨,主要品种为炎秀和耐寒优秀两个品种
2月21日上午,区党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庞康稳到东海岛民安街道调研推进乡村振兴和“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区农业局、民安街道等单位主要负责人参加。 庞康稳先后来到龙湾村委会山内村乡村振兴项目、龙湾种猪养殖场、西湾村委会光伏项目、西湾鱼苗养殖项目和丹寮村委会沉香种植场,详细了解相关项目建设、产业发展、生态整治、企业生产以及基层党建等情况。 庞康稳强调,要坚持规划引领,把准镇村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任务,充分发挥镇村产业资源禀赋优势,高质量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带;要持续导入富民兴农产业,加快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用好公益性岗位、以工代赈等方式,引导百姓参与乡村振兴;要持续改善镇墟和乡村人居环境,打造彰显地域风格和文化特色的城乡风貌;要加强古树名木保护管理,高质量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美经开区;要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入推进平安乡村、法治乡村建设;要扎实推进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各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坚决扛起政治责任,确保“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在落地落实,全面助推经开区乡村振兴和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建设农业强国,基本要求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在2023年第6期《求是》杂志刊发的***总书记重要文章《加快建设农业强国 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中,总书记鲜明强调:“我们要建设的农业强国、实现的农业现代化,既有国外一般现代化农业强国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 所谓共同特征,就是要遵循农业现代化一般规律,建设供给保障强、科技装备强、经营体系强、产业韧性强、竞争能力强的农业强国
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建设全面提速!继近日开行中欧班列“唐西欧”“永西欧”之后,8月31日,西安国际港务区分别与西安、宝鸡、咸阳、铜川、渭南、延安、榆林、汉中、商洛、韩城、安康、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商务部门签订《共建内陆地区效率高、成本低、服务优的国际贸易通道》合作协议。 根据合作协议,未来将依托中欧班列“长安号”和西安港口岸平台功能,及各市(区)资源禀赋,携手做好陆路国际联运大通道的货源组织,在西安国际港务区对货物集疏,共同探索开行各市(区)经西安直达欧亚的国际班列。西安国际港务区将协助各市(区),为当地企业搭乘中欧班列“长安号”制定个性化物流解决方案,共同引导陕西外向型企业用好陕西国际物流贸易通道,努力将国际班列打造成“一带一路”上的精品班列
康普顿曾经提到过,科学赐于人类最大的礼物是什么呢?是使人类相信真理的力量。 许多人存在这样的误解,认为美国气象专家直播连线突然昏倒。显然,他们忽视了美国气象专家直播连线突然昏倒这一基本事实
石榴云/新疆日报讯(记者 李杨报道)12月8日上午,自治区棉花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召开2022年第三次全体会议,听取2022年我区棉花产业发展情况汇报,对明年我区棉花产业发展重点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艾尔肯·吐尼亚孜主持会议并讲话。 会议指出,棉花是事关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物资
努力把比较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今日谈) 全力以赴搞建设,一刻不停谋发展。上海市浦东新区瞄准科创策源,发布一系列新举措,营造创新生态,推动重大科技成果产出及转化;山东省潍坊市出台意见,加快开辟工业母机等19个发展新赛道,努力锻造产业竞争新优势;广东省中山市立足作为传统工业强市这一优势,提出推动500家企业数字化改造升级、提质增效……兔年新春以来,各地着眼发展全局、结合自身实际,积极探索发展新路,努力把比较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总书记强调,“各地区要找准自己在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中的位置和比较优势”
作为2019全省旅发大会重要承办地,近三年来,我县立足资源禀赋,最大限度发挥生态优势,以“生态+大健康”产业为主攻方向,打响“长寿铜鼓,养生福地”旅游品牌,以全域旅游带动全面发展。 3月27日,在江西日报刊发的《创新发展提质升级——聚焦2019省旅发大会》访谈①中,县委书记罗光荣以“今天的精品就是明天的文物”为题,全面介绍了我县旅游产业发展思路。 铜鼓之美,美在其红
央广网郑州11月11日消息 近日,农业农村部公布2020年度农民教育培训“百名优秀学员”扶贫先锋资助项目人选,来自河南荥阳的农民王润沛成功入选,成为郑州市唯一获此殊荣者。 据悉,王润沛于2008年组织5户林果种植户注册成立了“荥阳市广武山林果专业合作社”,并于2013年创办了“广武山农民田间培训学校”。在王润沛的带领下,合作社以“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农民田间学校”为经营发展模式,走出了一条以林果业、林下养殖业有机结合的生态循环发展之路,为乡亲们搭建出共同致富的平台,带动121户社员走上了小康之路
肉类营养丰富,美味可口,是人类最重要的食物之一。 随着世界总人口的持续上涨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全球肉类总需求持续上升。 以中国为例,截至2021年数据,中国肉类产量年均近9000吨,是全球猪肉消费第一大国,猪肉产量和消费量都占到全球总量的50%以上,肉类市场规模近3万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