禀赋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工作重点之一是稳定粮食生产和推进乡村振兴,其中特别强调抓好油料生产,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全国两会期间,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山东鲁花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孙东伟带来关于“大力发展我国花生产业,提高国家粮油安全”的建议。 孙东伟认为,2022年,我国农业实现19连丰,粮食产量达到6.5亿吨,但粮食结构不平衡
从扶贫性质的试点,到探寻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商业化途径,我国小贷行业经历了十多年的发展,正在逐步迈向规范发展的道路。 近5年来,小贷公司积极应对市场变化,科学定位,与银行开展错位竞争,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运营模式,通过差异化竞争推动整个行业日趋成熟。 根据央行发布的数据,截至2017年6月末,全国共有小额贷款公司8643家,贷款余额9608亿元,上半年人民币贷款增加313亿元
中国、美国和欧盟作为全球矿产资源主要消费地区,对全球矿产资源供需格局有着重要的影响。为把握全球矿产资源供需格局的新动态,2019年10月17日-18日,中国自然资源经济研究院资源经济管理研究室在北京组织召开了战略性(关键)矿产资源形势对比分析专家研讨会。来自部系统相关事业单位、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协会、中国化学矿业协会,以及北京安泰科信息开发有限公司等单位的12位专家参加了会议
“十二五”各省节能指标分配将做调整 更新时间:2010-10-1 7:15:53 “‘十一五’指标分配还是有些问题,‘十二五’期间将根据各地的资源禀赋、发展水平和技术上的能力完善能源强度指标,防止鞭打快牛的现象。”昨日,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十二五”期间将调整各省分配指标。 解振华称,正在制定中的“十二五”规划,将把应对气候变化的目标进行分解,单位GDP能耗、碳排放强度、可再生能源比重以及森林碳汇都可能纳入“十二五”规划当中,有些是要作为约束性指标来进行实施
回顾过去半世纪的经济发展,香港凭借特殊的历史条件,先后实现了工业化及服务化这两次产业结构转型,从而缔造了灵活的经济制度,并奠定香港在国际经济中的独特位置。然而,九十年代以来,数次金融风暴的冲击,却充分暴露了香港原有的经济模式和产业结构所存在的缺陷和问题,这预示著第三次转型已不可避免。如何迈向全球性金融中心,同时巩固国际贸易及物流、旅游和创新这三大中心的地位,以维持和提升竞争力,正是香港社会的迫切任务
保护生态环境和发展经济从根本上讲是有机统一、相辅相成的,民营企业有责任也有义务在发展中保护环境、在保护中实现发展。8月29日-9月1日,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全国工商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徐乐江在内蒙古调研时指出,民营企业特别是在生态大省、能源大省发展的民营企业,在依托当地资源禀赋谋发展的同时,必须要牢固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理念,发展绿色产业、循环经济,积极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多赢。 徐乐江认为,践行新发展理念关键要激发民营企业活力,努力发挥民营企业中人才、技术、机制方面的创新优势
为深入贯彻落实上半年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指导各县(市、区)抓好第三季度及全年经济工作,2020年8月11日至12日,市统计局党组书记、局长吴疆带队到务川、湄潭两县调研县域经济运行情况,检查指导第七次人口普查和脱贫攻坚普查工作。 8月11日,吴疆先后来到务川县丹砂街道办事处洪渡河社区、新型材料产业园区、氧化铝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就第七次人口普查工作推进情况和经济运行情况进行调研。 在洪渡河社区,吴疆局长详细了解社区当前人口普查工作推进情况,指出当前人口普查工作处于比较关键的时期,各级各部门要密切配合,扎实做好前期工作,确保人口普查工作人员、经费保障、技术服务全面到位
2月21日上午,区党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庞康稳到东海岛民安街道调研推进乡村振兴和“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区农业局、民安街道等单位主要负责人参加。 庞康稳先后来到龙湾村委会山内村乡村振兴项目、龙湾种猪养殖场、西湾村委会光伏项目、西湾鱼苗养殖项目和丹寮村委会沉香种植场,详细了解相关项目建设、产业发展、生态整治、企业生产以及基层党建等情况。 庞康稳强调,要坚持规划引领,把准镇村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任务,充分发挥镇村产业资源禀赋优势,高质量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带;要持续导入富民兴农产业,加快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用好公益性岗位、以工代赈等方式,引导百姓参与乡村振兴;要持续改善镇墟和乡村人居环境,打造彰显地域风格和文化特色的城乡风貌;要加强古树名木保护管理,高质量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美经开区;要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入推进平安乡村、法治乡村建设;要扎实推进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各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坚决扛起政治责任,确保“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在落地落实,全面助推经开区乡村振兴和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建设农业强国,基本要求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在2023年第6期《求是》杂志刊发的***总书记重要文章《加快建设农业强国 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中,总书记鲜明强调:“我们要建设的农业强国、实现的农业现代化,既有国外一般现代化农业强国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 所谓共同特征,就是要遵循农业现代化一般规律,建设供给保障强、科技装备强、经营体系强、产业韧性强、竞争能力强的农业强国
近年来,沭阳立足全国“花木之乡”资源禀赋,深度挖掘地方特色产业,培育壮大农村的新产业新业态,加快推动由苗木向鲜花、种植向园艺、绿色向彩色、地栽向盆栽、线下向线上、卖产品向卖风景“六个转型”,开辟出一条乡村振兴富农新路径。 作为全国人口大县,沭阳充分扶持助农电商产业,在资金支持、资源共享、技术培训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先后培育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各类主体3800余个。2022年,全县花木销售额达240亿元,其中花木电商销售占据“半壁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