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象局
科技部等七部门发布《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基金管理办法》 近日,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科技部、环境保护部、农业部和中国气象局联合公布了《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基金管理办法》,该办法明确了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基金的治理框架、资金来源和使用方法等内容,是我国清洁基金管理运行的根本指南。 财政部有关负责人10月21日表示,清洁基金是我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一个创新机制,是由国家批准设立的按照社会性基金模式管理的政策性基金。该基金不得用于与气候变化无关的事项
今年3月23日是第63个世界气象日,主题为“天气气候水,代代向未来”,又恰逢国际气象组织(IMO,世界气象组织前身)成立150周年。3月18日,中国气象局、中国气象学会在京启动2023年世界气象日纪念活动,并以此为契机加强气象科普宣传,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展示部门形象,为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氛围。中国气象局党组书记陈振林出席启动仪式,并为“千乡万村气象科普行”活动授旗
上海徐吉电气科技有限公司提供防雷装置检测设备--数字万用表 防雷检测仪器设备套装 ,根据雷电防护装置检测资质管理办法(中国气象局令第31号)要求配置,符合标准。 上海徐吉电气科技有限公司提供防雷检测设备数字万用表,根据雷电防护装置检测资质管理办法(中国气象局令第31号)要求配置,符合标准。可满足国家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检定或校准,易于使用掌握,操作方便,适于现场使用
发布时间:2022年03月24日 来源: 3月22日至3月23日,石河子气象局围绕2022年世界气象日主题“早预警、早行动:气象水文气候信息,助力防灾减灾”,采取形式多样的气象科普宣传活动。 一是组织各单位充分利用内部平台、微信、电子显示屏等,发布世界气象日主题内容,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二是组织职工观看中国气象局“世界气象日”纪念活动启动仪式、2022年世界气象日新疆气象局局长致辞、新疆气象局世界气象日纪念大会暨学术报告会以及“世界气象日如何防灾减灾,助力农业发展”网络直播等
中新网9月16日电 据应急管理部网站消息,16日,应急管理部进入全面临战状态应对台风“山竹”。按照部署,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福建等受台风影响省(区)2万余名消防员已经做好应急救援各项准备,相关储备救灾物资已经调运,应急避难场所已提前开放,危险区域人员已提前转移安置。 9月16日,应急管理部进入全面临战状态应对台风“山竹”,部党组主要负责同志24小时应急值守,密切关注台风“山竹”走势,研判预测灾情,密集调度台风影响省份的救援部署和救灾准备,严阵以待应对超强台风“山竹”登陆
新浦金娱乐场网址现设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语言文学、理论经济学、数学、化学、地理、生态学、机械工程、电气工程、生物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已形成覆盖5个学科门类、12个一级学科、涉及30多个二级相关学科的博士后研究体系。到目前为止流动站已招收来自清华、北大、北师大、复旦、西安交通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等高校、科研院所,以及法国、日本、德国、美国等留学归国博士后研究人员近400名其中目前在站100余名
中国天气网讯 今天(4月2日)中国气象局召开4月新闻发布会,中国天气网在会上了解到,今年以来,我国北方地区的平均沙尘日数为2005年以来最多,3月13日至18日的沙尘过程为近10年我国最强。预计4月上中旬,华北、黄淮、西北地区和新疆等地仍需注意防范沙尘天气。 4月2日,中国气象局召开4月新闻发布会
防雷检测设备防雷检测仪器清单,数显高精度,带高清背光,适用于材料的表面电阻及静电测量、以及防静电材料的测量。 上海徐吉电气科技有限公司提供专业()资质防雷装置检测设备仪器,根据雷电防护装置检测资质管理办法(中国气象局令第31号)要求配置,符合标准。可满足国家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检定或校准,易于使用掌握,操作方便,适于现场使用
9月22-23日,在2017第二届中国•德令哈光热大会将在青海省德令哈市举办之际,记者围绕“我国太阳能光热发电产业的前景、发展瓶颈与解决办法”“首批20个光热示范项目的进展情况”等问题,采访了电力规划设计总院副院长孙锐。以下为具体采访内容: 记者:目前,我国光热的发展现状如何?市场空间如何? 孙锐:我国的相关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对光热发电技术从理论到实验经过了近10多年的研究,掌握了它的技术特性,为工程应用奠定了基础;已有多个光热发电专有技术公司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有技术和产品,已建成多个光热发电试验装置和试验工程。其中,浙江中控青海德令哈10MW塔式光热电厂已于2013年6月投运至今,积累了丰富的运行经验
报告时间:2022年11月17日(周四)下午15:30 江志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气候变化及其区域响应、气候诊断与预测、统计气候理论及其应用等研究,先后主持完成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科技支撑计划课题等科研项目,在国内外权威刊物发表论文300余篇,出版专著6部,研究成果被IPCC系列报告引用,作为主要作者参与了系列中国气候变化评估报告撰写,获得近10次教育部、江苏省、中国气象局等省部以上科技进步奖。现任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Atmospheres副主编、Advances in Climate Change Research等期刊编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