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虫
近年来,本港海岸遍布大量海洋垃圾,极为困扰。新社联在八月份也收到多个港澳流动渔民反映,发现有人涉嫌非法在珠海、中山一带水域用大型货船倾倒以薄膜塑料及布料为主的工业和生活垃圾,严重影响香港与内地的生态环境。 这些“海洋垃圾虫”相信是想利用海洋的广阔空间和监管困难的漏洞去倾倒垃圾,既方便又可省回垃圾处理费
(威南16日讯)新年新希望,峇都交湾国会议员卡斯杜丽为华都村村民捎来好消息! 她今早在华都村巴刹分派新年恩物,并巡视巴刹后,宣布将会动用部分国会选区拨款,为华都村巴刹的损坏设备,进行小型维修工程。 她说,国会选区每年会获得200万令吉的拨款,主要是供公众场所用途,如学校、警察局、消防局或道路等维修工程。 她指出,光是去年,她就已动用1万9900令吉,为华都村数条道路重铺沥青,及花1万1400令吉,在华都村路头和路尾,装置30个闭路电视
国家环境局加强执法行动,通过劳改,对付垃圾虫。 环境局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共有318名垃圾虫被判劳改,比去年全年多出57人;当局同期发给垃圾虫的罚单也达到9270多张,逼近去年全年发出的9340多张。 环境局答复《今日报》询问时指出,接受劳改,会让垃圾虫觉得丢脸,过去两年,接受劳改的垃圾虫当中,只有3.3%会重犯
(新闻稿 2016年8月30日) 环保团体绿领行动、绿色力量、长春社、绿惜地球、环保触觉及海豚保育协会联合向候选人发出环保政策纲领问卷,就固体废物、土地使用、填海及气候政策等范畴作出调查,在全部候选名单(148张名单)中成功发出133份问卷,获得62张名单回复,回复率为46.6%。不过,口讲非绝对,我们亦统计过去一届立法会大会、财务委员会及工务委员会中各项环境相关议题的投票结果,令市民看看究竟哪些候选人在保护环境方面的工作成绩。 最受欢迎的海漂垃圾? (2016年8月6日) 大陆垃圾攻陷香港滩岸,海漂垃圾一时成为神憎鬼厌的代名词
(2016年6月7日) 有一个迷思,令香港垃圾桶围城的阴魂久久不散,那就是“撤桶,即是召唤垃圾虫”。我们一直都说,垃圾桶并非一个不能留。然而,垃圾桶和垃圾虫之间从来不属成正比关系,体验最深的该是前线清洁工
疫情下,旅行遥遥无期,大家纷纷把焦点转移到登山郊游。郊野公园和山径“人气爆灯”外,大家留下的垃圾数量也节节上升。环保团体绿色力量于2021年发表最新的《香港郊野垃圾调查》结果显示,自2020年初疫情爆发后,到访郊野的市民持续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