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年展
本文摘要: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馆长、研究员何加林在首届湖南·中国画双年展座谈会上作讲话10月24日,首届湖南·中国画双年展座谈会在湖南美术馆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双年展展览中青年艺术家、美术界专家学者齐聚湘江之滨,环绕中国山水画的发展方向等主题展开深入探讨交流,并对湖南美术创作和发展明确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和建议。红网兹发售《艺家之音》专栏,记录专家学者的艺术思想
2016年威尼斯建筑双年展的平行展览“威尼斯森林” 瑞典展览,“威尼斯的森林”已正式被选定为2016年威尼斯双年展的附加项目。 瑞典展览,“威尼斯的森林”已正式被选定为2016年威尼斯双年展的附加项目。项目由Kjellander + Sjöberg 和 Folkhem发起,Jan Åman负责策划,整个展览突出了木材作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材料,充分的利用了威尼斯赖以存在的地理条件
作为拥有百余年历史的重要国际艺术展览,每一届威尼斯双年展都可谓体现了当代艺术的前沿动态,预示着艺术未来的发展方向。作为第59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的策展人,张子康馆长将在本次讲座中系统介绍本次中国国家馆展览“元境”的策展思路与历程,同时分析以国家馆身份亮相威尼斯双年展的近20年来,中国馆的呈现发生了何种变化?今年的中国馆将呈现怎样的中国艺术?面对疫情、战争带来的复杂国际局势,艺术可以为我们做些什么?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美术馆》杂志主编。中央美术学院艺术与科技研究院副院长
贡嘎嘉措是出生于西藏的英籍艺术家。他于1961年出生于拉萨,在90年代末到英国切尔西艺术与设计学院学习,获得艺术硕士学位。贡嘎嘉措在北京学习过中国水墨画,并取得了艺术学士学位;在达兰萨拉(Dharamsala)学习了唐卡(一种西藏传统卷轴画)
6月1日至8月31日,中国著名摄影艺术家王庆松《The Glorious Life》作品展在首尔韩美摄影美术馆展出。 作为中国“观念摄影”的代表人物,王庆松在韩国摄影届也广为人知,也曾参加过2000年光州双年展、2012年第五届全州摄影节等活动。飘在思密达在全州摄影节曾经作为翻译,与王庆松有过一些接触,至今都对王老师特立独行的发型记忆犹新
桃园地景艺术节今年将转进八德区,以闲置多时的“保一总队大湳旧营区”为核心展区,并向外扩延至周边的埤塘生态区,除大湳森林公园外,还有西坡埤塘、儿童美术馆、溪滨公园,以及中大公园举办。 今年活动于9月6日至22日举行,展出艺术品共计33件,包括国内外艺术作品设置20件,征件创作5件,以及社区参与作品8件,同时邀请到国内外重要艺术家参与,包含新加坡国家雕塑奖艺术家、威尼斯影展得奖艺术家、泰国国际双年展艺术家,以及首届公共艺术奖得主艺术家等。 大湳森林公园原为警政署旧保一总队大湳营区,艺术家涂维政为纪念这段历史及该地区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多名社区志工一同田野踏查、盘整大湳文史,搜集素材及灵感制作有众多“伪化石”的大湳遗址,让民众参加地景艺术节时,也能一探期间限定的考古趣味
1970年出生于四川成都,1996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现工作、生活于重庆。曾参与的展览有:“上海精文艺术大展”,上海;2002年“北京国际城市雕塑邀请展”,北京;“重庆美术馆开馆系列展之耐人寻味的艺术”,重庆;2003年“北京首届国际美术双年展”,中国美术馆,北京;“全国十所美术院校作品展”,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北京;2004年日本大分国际雕塑展“日本朝苍文夫纪念馆”,日本;2005年“第二届成都双年展”,成都现代艺术馆,成都;2006年“首届中国当代艺术年鉴展”,中华世纪坛现代艺术馆,北京;2007年“从西南出发—西南当代艺术展1985-2007”,广东美术馆,广州等
(《国际艺术新闻网》记者王蕾2021年6月20日北京报道)(中国)中央美术学院2021年毕业季展览以线上为主、线下为辅的方式进行,分三个阶段集中展出。线上展览([URL])以网页展览为主,辅以360全景展示;线下展在美术馆实体展览空间呈现,向社会公众开放。研究生阶段展览于5月8日至5月20日对公众开放,约有436位硕博研究生毕业作品参加展览;本科第一阶段的展览于5月25日至6月4日对公众开放,包括中国画学院、版画系、雕塑系、设计学院、建筑学院、人文学院6个教学单位412名学生的毕业作品
孟新宇 (1974—) 出生于河南虞城,毕业于河南大学艺术学院,北京依顿画廊签约画家。2002年:油画《故园秋梦》在河南省油画学会学术展上获优秀奖。2003年:油画《故园秋梦》入选第三届中国油画展
生于福建,1999年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油画,现为新空间美术培训学校副校长。作品多次发表在《中国油画》、《艺术界》,《中国艺术》等。展览包括:1995年福州“陈鸿志速写展”,1997和1998年福州“三一素描展”,1999年福建省“第三届艺术节”,2001年福州“同异性描述—2001当代艺术展”,2002年福州“红领巾十人展”,2003年北京“第三届油画大展”,2004年福州“纯粹—当代艺术展”,2005年福州“幻想的秩序—当代青年画展”,2005年“上海国际城市雕塑双年展”、2006年北京“在798的非限性陈述”展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