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查
若您对于我们有任何建议,欢迎填写以下联络表单与我们联络!谢谢您~ 蔴薯鲤鱼潭社入垦始于1761年潘敦仔,至1845年27户的族人最后定居,开启鲤鱼潭后续族群融合情景。 1897年伊能嘉矩到鲤鱼潭踏查,由东向西方的鲤鱼潭暸望,如此形容;哆啰啯溪贯流于山下,四周被群山围绕,形成一个天然的城郭。汉人称此地为“番仔城”,巴宰族人则自称taba(匏瓜)
从灰面𫛭鹰、八色鸟、螃蟹、青蛙到蝴蝶,生物多样性系列活动举办以来,我们和大家一起认识了黄蝶翠谷丰富的物种和栖地环境,“原来在这里可以看到老鹰啊!”、“原来黄蝶翠谷的蝴蝶种类有这么多呢!”,听到这些带点兴奋和激动的话语,都让我们感到生活在浅山地带的美浓,有多么幸运和幸福,而亲近山林应该是人人都该好好学习的一件事。 八月,最后一场生物多样性的系列活动,我们规划了“蝙蝠”主题,邀请到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的周政翰老师,周老师是理论研究和实务调查两者兼备的蝙蝠达人,参与过许多蝙蝠相关的调查研究计划、专书出版与教学工作。 本场次活动包含主题讲座与环境踏查两部分,欲参与户外观察者,必须参与室内的主题讲座,人数限额20名,请先上网报名、缴费,方完成报名程序
2020年10月16日上午,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钱万成、市纪委书记孙继光、长春新区党工委书记李忠斌一行踏查现代物流产业园(一期)项目。龙翔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刘占方,长春高新建设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郑学欣汇报项目建设情况。市政协、市人大、市科技局、北湖科技开发区管委会相关人员陪同
林的沿海,是渔塭与海平面交会的地区,夕阳西下时最是炫目美丽。但身为云林县的一分子,学童却对家乡的沿海地区隐藏着一份陌生感,这让身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不禁想带领着学生一探家乡的沿海地带,倾听──海的呢喃,唤起学童心灵深处对家乡海洋的亲近。 因此,本方案透过教师踏查云林台西外海所拍摄之照片,与学童探讨家乡的海洋资源与地景风貌等,透过《倾听──海的呢喃》方案教学,进行〈风来自故乡的海〉、〈黑白间的光彩〉、〈悦读阅读──海洋文学〉、〈蓝色泡泡剧〉到〈海平面下的人鱼〉等活动,并结合海洋文学作品,进一步作阅读教学的延伸,借此让学童对“海洋文学”有更深刻的认识,透视自己内心的海洋世界,珍惜云林县特有的海洋资源,鼓励学生透过创作与展演,来发扬属于自己的海洋文化
进入三月,随着冰雪渐融,西天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库尔德宁林区进入了森林防火紧要时期,驻守在这里的新疆森林消防总队巩留县大队联合当地多个部门的应急消防人员,走入山林深处,开展可燃物实地踏查工作。踏查中,巩留县森林消防大队采用无人机空中巡查和地面巡逻两种方式,对林区内林下可燃物、防火基础设施和林下烟头、塑料物、野外垃圾等进行排查分析,及时处置火灾隐患,严防森林火灾发生。 3月15日,巩留县森林消防大队联合当地多个部门的应急消防人员在库尔德宁林区内行进
桃园市政府观光旅游局将于大溪区办理“谜走大溪”活动,内容包含复刻经典音乐会、在地达人导览、集章解谜等系列活动,带领民众认识大溪老街的历史风采,欢迎民众跃踊报名参加。 本次导览活动将由在地达人带领大家穿梭在大溪的巷弄中,透过导览解说让参与活动的游客能了解大溪老街独特建筑风格、百年老店怀旧氛围与古早生活故事,对大溪能够有深刻的认识。 同时也依照大溪老街的特色,量身打造“生活好时光”及“转角遇见博物馆”两条特色路线
作品概述 没有台风的 2020,梅雨迟迟不来的 2021,遇到严峻旱灾的今年,让大家对于水资源运用的开源节流更为重视。除了水库清淤,民众节水以外,还有一个造成许多水资源消失的原因——管线漏水。由于无法勘查校内管线漏水情形,我们决定从眼前可见的水龙头着手,调查清大校园里有多少漏水点,以及各大楼里有多少省水水龙头,依此分析清大校内的用水情况,并透过报修漏水水龙头,希望能减少水资源浪费的情形
作者:董波芦来源:阿尔山世界地质公园管理局发布时间:2020-08-17阅读次数: 今年,阿尔山世界地质公园将迎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首次再评估,为推进阿尔山世界地质公园再评估各项工作有序开展,8月10至16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田明中、武法东教授等一行8人专程赴阿尔山世界地质公园指导再评估有关工作。阿尔山世界地质公园管理局局长程荣山带领各科室主要负责人陪同专家团队指导工作。 专家团队对地质博物馆改造、资料收集归档、标识标牌制作、科普广场建设、高山火山科考驿站、龟背熔岩解说牌建设等情况进行了现场指导,对中期评估考察路线进行了实地踏查,专家团队根据阿尔山地质公园实际情况科学制定了考察路线
5月7日,市委副书记、市长郭灵计到铁东区城东乡平东村四社截流干管征迁现场调研。 本报讯(记者 陈凯)5月7日,市委副书记、市长郭灵计深入铁东区和经开区,就截流干管改造工程征拆工作进行调研。副市长褚春彦、市政府秘书长左今明参加活动
桃园地景艺术节今年将转进八德区,以闲置多时的“保一总队大湳旧营区”为核心展区,并向外扩延至周边的埤塘生态区,除大湳森林公园外,还有西坡埤塘、儿童美术馆、溪滨公园,以及中大公园举办。 今年活动于9月6日至22日举行,展出艺术品共计33件,包括国内外艺术作品设置20件,征件创作5件,以及社区参与作品8件,同时邀请到国内外重要艺术家参与,包含新加坡国家雕塑奖艺术家、威尼斯影展得奖艺术家、泰国国际双年展艺术家,以及首届公共艺术奖得主艺术家等。 大湳森林公园原为警政署旧保一总队大湳营区,艺术家涂维政为纪念这段历史及该地区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多名社区志工一同田野踏查、盘整大湳文史,搜集素材及灵感制作有众多“伪化石”的大湳遗址,让民众参加地景艺术节时,也能一探期间限定的考古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