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至8月31日,中国著名摄影艺术家王庆松《The Glorious Life》作品展在首尔韩美摄影美术馆展出。

作为中国“观念摄影”的代表人物,王庆松在韩国摄影届也广为人知,也曾参加过2000年光州双年展、2012年第五届全州摄影节等活动。飘在思密达在全州摄影节曾经作为翻译,与王庆松有过一些接触,至今都对王老师特立独行的发型记忆犹新。当时飘在思密达曾经问过他今后的创作方向,王老师说会做影像方面的内容,摄影作为媒介,传达的信息不如影像。看现在vlog的流行,似乎所有人都是艺术家。展览现场有影像作品,19禁!很多作品旁边也在播放创作当时的纪录片,这次展览可以说很全面地向韩国介绍王庆松。

飘在思密达以为,王庆松的作品有以下几个特点:1、几乎所有的作品中,王庆松都会以各种造型亲身上阵,并不是因为对自己外形的自信,而是想借此表明自己是这些现场的一员。王庆松本人也认为从事的是纪实摄影,只不过是以另一种不同的方式,但一直都在用记者的角度从事创作。2、与其说他是一个摄影家,其实更接近于一个导演,喜剧导演。动辄上千人的大型拍摄,需要兼顾到每个人的表情动作造型化妆,即便《跟我学》这种只有他自己一人出镜的作品,背景中黑板上那些密密麻麻的单词,也都是经过细心斟酌的,需要仔细看才会发现其中的乐趣。3、从纪实也从艺术的角度,以诙谐戏谑的手法表达对一种社会现象的批判,并且不乏将传统文化和现实巧妙嫁接的内容。这些看似夸张、怪异的影像,记录着当今的社会生活。

鲁迅用文字针砭时弊,王庆松将之视觉化,并且主题也是来源于日常社会现象,所以飘在思密达以为将他称为中国摄影界的鲁迅,也许更加通俗易懂。王庆松说:“我希望我的摄影作品能够模仿和旁观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荒诞故事,并表明我的态度。” 他的社会批评的触角所及,既有对宗教盲信的反思(《过去,现在和将来》,2001年),也有对崇洋心态的嘲弄(《乞讨者》,2001年),既有对全球化的担忧(《又一次战争》系列,2001年),也有对社会整体腐化的揭露(《老栗夜宴图》,2000年)。——顾铮

王庆松的作品被西班牙Billstone基金会、美国加州圣地亚哥美术馆、2005年德国杜塞尔多夫K20和K21、美国迈阿密Cisneros基金会等收藏。网传《跟我学》在2008年伦敦佳士得秋拍中,以1175.1799万元人民币成交,是王庆松个人目前最贵的作品。看到这串数字,大家应该多少知道王老师多厉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