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蒿素
屠呦呦入围BBC“20世纪最伟大科学家” 导读: 据观察者网报道,本月初,英国BBC新闻网新版块“偶像(ICON)”栏目发起“20世纪最伟大人物”评选,在14日公布的“科学家篇”名单中,中国首位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屠呦呦成功进入候选人名单。 据悉,和屠呦呦一起入围的,还有物理学家居里夫人(Maria Curie)、物理学家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以及数学家艾伦·图灵(Alan Turing)。值得注意的是,屠呦呦是科学家领域唯一在世的候选人,也是所有28位候选人中唯一的亚洲人
近日,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教授颜宁团队与清华大学药学院尹航团队合作,在国际期刊《细胞》上在线发表研究成果。研究团队通过对底物或抑制剂结合状态下的PfHT1蛋白结构解析,鉴定了新的药物结合位点,设计 近日,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教授颜宁团队与清华大学药学院尹航团队合作,在国际期刊《细胞》上在线发表研究成果。研究团队通过对底物或抑制剂结合状态下的PfHT1蛋白结构解析,鉴定了新的药物结合位点,设计出一系列高效的“正构―别构”双位点抑制剂
抗生素类药物曾是人类对抗诸多疾病的一个“秘密武器”,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一系列抗生素的发现,人类寿命得以大大提高。但发明还不到一百年,由于细菌对抗生素耐药性的不断增强,抗生素也逐渐走下了“神坛”,甚至成为未来医疗卫生领域的一个重大挑战。 2015年12月,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在她的获奖演说中特别指出,在东南亚的大湄公河流域,青蒿素的抗药性已经产生
据诺贝尔奖官网消息,当地时间2017年10月2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卡罗琳斯卡医学院,诺贝尔生理学以及医学委员会秘书托马斯·佩尔曼宣布,今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获得者是美国遗传学家杰弗里·霍尔(Jeffrey C. Hall) 迈克尔·罗斯巴什(Michael Rosbash)以及迈克尔·杨(Michael W. Young),以奖励他们在有关生物钟分子机制方面的发现。 以下是诺贝尔奖官网公布的三位获奖科学家的基本信息: 1. 杰弗瑞·霍尔1945年出生于美国纽约(专题),现供职于美国缅因大学。 2. 迈克尔·罗斯巴什1944年出生于美国堪萨斯城,现供职于美国布兰迪斯大学
中国籍的屠呦呦研究“青蒿素”(artemisinin,又名黄花蒿素)成为治疗恶性疟原虫所引发的疟疾的特效药,因此与另外两人共同获得2015年的诺贝尔医学奖,也是第一位获得这项殊荣的中国籍得奖者。 屠教授在访问时提到曾经翻阅历代本草医书,而东晋时期葛洪的《肘后备急方‧治寒热诸疟方》这本书就是最先采用青蒿治疟的著作。她在此书中所述“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
广东新南方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1994年,是一家国际化综合性投资集团。 新南方集团以中医药产业为投资重点,核心投资项目包括青蒿药业、邓老凉茶、养和医药等,投资领域同时涉及能源、酒店、金融、文化、新零售等。自2006年起,新南方集团以青蒿抗疟项目为切入点,通过在科摩罗、多哥、巴布亚新几内亚等国家推行“复方青蒿素快速清除疟疾项目”,用原创复方青蒿素药物成功拯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成为援外的“中国名片”
[屠呦呦:这是中国科学家集体的荣誉]屠呦呦通过央视正式发表获奖感言:获诺奖是一个很大的荣誉,青蒿素研究成功是多年研究集体攻关的成绩,青蒿素获奖是中国科学家集体的荣誉。这也标志着中医研究科学得到国际科学界的高度关注,是个入口。(央视记者史迎春) 设旅游警察护卫“无烟工业” 不少时候,人在旅途变成了人在囧途,究其因,除了疲劳,更与遭遇种种不可知的欺辱有关,比如被强制购物、动辄被“宰”
这部剧用不同的叙事风格,讲述了8位功勋人物人生中十分精彩的故事。于敏少年青年和中年的三个阶段,投身国防安全事业,讲述了于敏的一生。申纪兰:故事着重讲述了申纪兰提倡男女同工同酬,并且入选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的故事
在“七一”来临之际,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党支部(中药研究所第六党支部)在中药所三层会议室召开“重温入党誓词,过好政治生日,不忘初心使命”党日活动,中心42名党员参加此次活动。 支部书记康利平首先向大家介绍了此次活动的背景和意义,并重点介绍了政治生日纪念卡的内容和作用,提醒党员同志们牢记自己的身份和政治使命。随后,中心副主任袁媛、支部书记康利平向党员同志们颁发了政治生日纪念卡,并带领全体党员逐句学习了入党誓词的深刻含义,督促大家不忘入党初心,牢记党员使命,深刻践行党员的职责;最后全体党员面向鲜艳的党旗,高举右手庄严宣誓,重温对党忠诚的誓言
记者20日从中科院获悉,该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左建平研究组与李英研究员历时15年研发的治疗自身免疫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的1.1类候选新药马来酸蒿乙醚胺,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的批准,即将启动临床研究。 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药物研发是国际药学界公认的最具挑战性的研究领域之一。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达数百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