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相
仁清法师:如何处理旧佛像旧经书 问:抄写经书的目的是为了记住它,抄写一遍比读诵十遍要记得深刻。这个本子就记住了,可是本子里都是佛说的话。抄写佛经的那个本不能乱扔,怎么去处理呢? 答:如果你这个本 问:抄写经书的目的是为了记住它,抄写一遍比读诵十遍要记得深刻
仁清法师:能否往生仰仗的是功德的积累 问题:只有一句佛号才能了生脱死,才能来得及,其它的就不管用,来不及了。 问题:只有一句佛号才能了生脱死,才能来得及,其它的就不管用,来不及了。 是这样吗? 居士:“我觉的这个说法有问题!佛讲了八万四千法门,每一个法门对每一个需要解脱的众生来说,他都是可以获得解脱的法门
学了佛之后,我们要以乐观、积极、正面的心来面对所有的缘; 以乐观、积极、正面的态度来对应生活, 我们修行的观念是中道,不是喜欢善也不是喜欢恶,我们的选择是:“心不住于一切”,不贪著任何因缘变化,出离这些因缘变化的事相,才叫做修行。 每个人都有习气,习气就像厕所的臭味,也像厨房的香味;闻到臭味的时候,如果对臭味很反感而开骂,就不是修行人了。我们要分解这个味道是怎么发生的,而不是以喜欢或厌恶来对它
大悲咒每个人都能修,而修的方法也众多,所以修大悲咒时每个人所采用的方法是不一样的。有些人为方便修大悲咒,就选择了听的方式,这其实是一种不错的方式。在听大悲咒的时候,大家可以去听原声原版佛音大悲咒,这样在听的过程中也能更好的去了解它,也能体会到听大悲咒的好处
有学僧请示峻极禅师道:“如何才是修行行善的人?” 峻极:“担枷带锁者。” 学僧:“如何是邪恶为非的人?” 峻极:“修禅入定者。” 学僧:“学僧根机愚昧,禅师的开示,颠倒难明,恳求禅师还是用简明易晓的言辞开示吧!” 峻极:“所谓恶者,恶不从善
念佛就是净土吗?应该说念佛口称名号也算净土。能够信佛,能够拜佛,能够断恶,能够行善,也算净土。 净土把它扩大了是什么呢?一切佛国即为净土 ,如果你造了很多的恶业,佛站到你跟前你也看不见的
《观音菩萨普门品》是佛经中的经典经文,也是非常重要的经文,我们修持 《普门品》全文 的好处是非常多的,不但可以让我们的心灵得到放松,还可以让我们明白很多的道理。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念《观音菩萨普门品》全文感应。 以前因为持于“心即是佛”之理,偏执自性(自己本性)即是观音,何必拜自性之外的他力观音(观世音菩萨)呢?因而置佛菩萨的加持力而不顾
麦家养气静心数年,读书、思考、写作,近期出版《人生海海》,风格与品性与他过往的作品有所不同。但是,麦家是一位风格标识非常鲜明的作家,当然还是有他一以贯之的个性气质。多年前的《解密》《暗算》《风声》就以他自己独有的从军经历所体验到的某种人生经验,他能进入幽暗的通道写作
问:这是王志和居士问的,常听到家庭是社会的单元,万事要从"齐家"做起,但出世间法讲放下万缘,那又如何面对家庭成员的问题? 净空法师答:佛法讲放下,不是说事,是说分别、执着,你要放下这个。事要不要做?事要做。事如果不做,那你对于家庭成员不负责任,这不是佛法;佛法是究竟圆满法,你要了解事实真相
大悲咒每个人都能修,而修的方法也众多,所以修大悲咒时每个人所采用的方法是不一样的。有些人为方便修大悲咒,就选择了听的方式,这其实是一种不错的方式。在听大悲咒的时候,大家可以去听原声原版佛音大悲咒,这样在听的过程中也能更好的去了解它,也能体会到听大悲咒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