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洞补丁
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的专家18日说,春节是人们上网时间最长、人数最集中的时间,病毒制作者们往往利用这一特点疯狂制造病毒,用户在春节期间面临的网络威胁将是平日的几倍。 专家提醒,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和各杀毒软件生产厂家,都安排了节日期间的值班人员,具体的值班安排在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网站www.antivirus-china.org.cn上已公布,公司和个人如果在节日期间遇到突发事件和无法处理的问题,请及时与中心进行联络。 另外,针对windows补丁程序的攻击代码出现的速度越来越快,因此,建议广大计算机用户,这些漏洞补丁程序一旦发布,要及时下载安装,防止计算机系统感染利用这些漏洞进行传播的
为提高网络保密安全综合防御能力,坚决防范网络安全重大风险,保障**检举举报平台安全、平稳运行,县纪委监委组成网络信息安全联合督查组,对派驻纪检监察组和乡镇纪委**检举举报平台网络、终端安全及应用等系列问题开展专项检查,为纪检监察工作提供可靠的网络安全保障。 组成督察小组,开展专项督查。网络保密安全督查组由县纪委监委信息中心和**室人员组成,对网络安全和保密安全工作开展专项督查,切实消除失泄密隐患,筑牢网络安全和保密工作防线
2019年8月13日,微软发布了8月例行补丁更新列表,其中包含四个威胁评级为严重的RDP(远程桌面服务)远程代码执行漏洞。攻击者可以通过构造恶意特殊的RDP请求触发漏洞,获取在目标系统上的远程代码执行权限。需要注意的是从微软公告中来看,该漏洞为预身份验证,即无需用户交互(即利用的要求可能较低),这意味着该漏洞有可能被蠕虫所利用,其中漏洞CVE-2019-1181/CVE-2019-1182是微软在升级加固远程桌面服务期间所发现
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20日发布信息称,4月26日有CIH1.2计算机病毒将要定期发作。 据悉,该病毒为文件型病毒。如果计算机不幸被该病毒感染,病毒会感染操作系统中的EXE可执行文件,26日将尝试用随机的数据重写系统硬盘,并通过破坏Flash BIOS的数据存储对系统进行永久性的破坏,被该病毒破坏后的数据恢复是十分困难
0x04 漏洞详情 CVE-2020-16875: 命令执行漏洞. 由于对cmdlet参数的验证不正确,Microsoft Exchange服务器中存在一个远程执行代码漏洞。成功利用此漏洞的攻击者可以在系统用户的上下文中运行任意代码。利用此漏洞需要拥有以某个Exchange角色进行身份验证的用户权限
微软最新发布的安全报告显示,去年四季度,WindowsXP系统的恶意软件感染率为2.42%,这一比例意外低于WindowsVista和Windows7系统。微软方面表示,一般来说,新版本操作系统感染率要比旧版本低,去年出现的这一反常情况主要是受Rotbrow病毒影响。 据了解,微软安全报告一年发布两次,根据其内置的恶意软件删除工具MSRT,在全球100余个国家的个人电脑中清除的病毒来计算感染率
新华社天津5月4日电(记者周润健)记者4日从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天津分中心获悉,为了有效控制WannaCry勒索病毒的传播感染,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近日开通了该病毒感染数据免费查询服务。 2017年5月12日,WannaCry勒索病毒利用Windows SMB(“永恒之蓝”)漏洞在全球快速传播,造成全球计算机大范围感染。 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天津分中心介绍说,为实时掌握WannaCry勒索病毒及其变种在我国的传播感染情况,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持续开展针对该病毒的监测工作
重要补丁更新,入侵3389端口,请务必更新! 微软公司于2019年5月14日发布重要更新安全公告,其操作系统远程桌面(Remote Desktop Services),俗称的3389服务存在严重安全漏洞(编号CVE-2019-0708):该漏洞影响了某些旧版本的Windows系统。此漏洞是预身份验证,无需用户交互。当未经身份验证的攻击者使用RDP(常见端口3389)连接到目标系统并发送特制请求时,可以在目标系统上执行任意命令
本文摘要:网上惊现“网银大盗Ⅲ”病毒专偷国际银行6月8日中午,江民较慢反病毒中心求救“网银大盗Ⅲ”,与此前求救的网银大盗和网银大盗Ⅱ有所不同的是,“网银大盗Ⅲ”偷走数家国际银行网上业务的账号及密码。该病毒是通过微软公司IE浏览器MHT漏洞传播的木马程序。 当病毒监测到被感染者指定网上银行网页时,之后开始记录账号和密码,并向病毒作者发送到
安全性机构MalwareBytes就找到了一种恶意软件,竟然不会假装自己是漏洞补丁来欺骗用户。这个冒牌补丁是个exe可执行文件,文件名为Intel-AMD-SecurityPatch-10-1-v1,一旦加装就不会在用户电脑上获释恶意软件Smoke Loader。随后,它就不会关上后门,继续执行各种先前操作者,特别是在是尝试相连一些俄罗斯域名,盗取并发送到隐私信息、敏感数据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