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盖
自然资源部极地科学重点实验室(原国家海洋局极地科学重点实验室)成立于2004年9月28日。本实验室坚持以基础研究为重点,依托中国极地研究中心的“雪龙”号、“雪龙2”号、南极长城站、中山站、泰山站、昆仑站以及北极黄河站、中冰北极科学考察站,以“两船六站”的国家科研业务平台为支撑,建立了一套从南、北极现场数据样品采集到实验室数据样品分析处理、极地前沿科学研究的科学体系。 自然资源部《自然资源科技创新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拓展极地科学认知”是重点任务之一,“极地探测与利用”是自然资源科技创新的核心关键技术
2023年1月17日,《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2022年度报告》正式发布。科技部新闻发言人、办公厅吕静副主任主持了新闻发布会,国家遥感中心赵静主任、刘志春副主任和中国科学院周成虎院士等领导和专家,以及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科技日报等多家新闻媒体参加了发布会。 发布会上,赵静主任介绍了“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年度报告”(简称年度报告)的有关情况并与专家一同回答了媒体提问
格陵兰岛是丹麦海外属地,首府为努克Nuuk,是世界最大的岛屿,相对欧洲大陆而言,格陵兰岛更靠近北美洲。格陵兰岛的名字在丹麦语里的意思为“绿色的土地”。这块千里冰冻、银装素裹的陆地为何有这般春意盎然的芳名呢?但是如果见识过格陵兰岛春夏季的话,或多或少能明白这名字的来源
日前,在实行中国第11次北极科学考察的“雪龙2”号经过近4小时的奋战,利用重力活塞取样器在北冰洋北风海盆(Northwind Basin)内1870米水深处成功取得柱状沉积物岩心样品18.65米,创造了我国北极科考的新纪录。 这是我国首次在北冰洋使用20米以上的长柱状重力活塞取样, “雪龙2”号配备的先进科考装备和优越的机动性能是本次取样成功的关键 。随着对样品的进一步分析和研究,可为深入研究北极海冰和冰盖变化过程和机制、北冰洋环流演化及与北大西洋和北太平洋水团交换等关键问题提供科学支撑
华体汇足球-南极崩塌了!一块1270平方公里的冰山掉落大海,有什么影响? 南极崩塌了!一块1270平方公里的冰山掉落大海,有什么影响? 位于地球两极地区的南极和北极,一直被视为是未来人类最后的“宝藏”,不仅对全球气候起到调节作用,给炎热的夏季降温,还冰封着大量纯净淡水,将水变成厚厚的冰盖,南北极冰盖对地球生命而言,具有无法替代的作用。 但是随着全球气候的失效,南北极冰盖正在分崩离析,南极时常出现20℃以上高温,而北极更是出现了离谱高度-38℃,在这种情况下,南北冰川不融化几乎是事不可能的事件,最让人担忧的是,有大型冰山从南极冰架上崩塌。 真的是越担心什么就来什么,从2019年的开始,美国宇航局和欧航局的侦查卫星就一直在注意位于南极洲西北方向的布鲁特冰架(Brunt Ice Shelf),因为布鲁特冰架存在一条不小裂缝,并且裂缝在逐步变大,似乎有崩塌的趋势
中国股份有限公司-南极崩塌了!一块1270平方公里的冰山掉落大海,有什么影响? 南极崩塌了!一块1270平方公里的冰山掉落大海,有什么影响? 位于地球两极地区的南极和北极,一直被视为是未来人类最后的“宝藏”,不仅对全球气候起到调节作用,给炎热的夏季降温,还冰封着大量纯净淡水,将水变成厚厚的冰盖,南北极冰盖对地球生命而言,具有无法替代的作用。 但是随着全球气候的失效,南北极冰盖正在分崩离析,南极时常出现20℃以上高温,而北极更是出现了离谱高度-38℃,在这种情况下,南北冰川不融化几乎是事不可能的事件,最让人担忧的是,有大型冰山从南极冰架上崩塌。 真的是越担心什么就来什么,从2019年的开始,美国宇航局和欧航局的侦查卫星就一直在注意位于南极洲西北方向的布鲁特冰架(Brunt Ice Shelf),因为布鲁特冰架存在一条不小裂缝,并且裂缝在逐步变大,似乎有崩塌的趋势
《自然》近日在线发表的一篇论文指出,格陵兰冰盖自1992年以来融化的冰已经让全球海平面上升了约10.6毫米。虽然融化速率在2013年至2017年间有所减慢,但格陵兰冰盖的融化总量依然接近于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对全球变暖高情景的预测水平。 研究人员发现,格陵兰冰盖在此期间大约损失了3.8万亿吨的冰
冰封亿万年的北极冰盖唤醒了沉睡的未知病毒拉开末日丧尸时代的序幕。宁玉本是一线抗争丧尸病毒的护士却因为隔离区的意外成为最先感染异种并获得异能的人之一她原本毫不起眼的人生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推倒在时代的车轮之前——活下去或者被碾压?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想要的不仅仅是活着。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IT之家10月29日消息 今天上午8时43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中法海洋卫星。中法海洋卫星是两国合作研制的首颗卫星,主要用于海洋动力环境监测,首次实现海风和海浪同步观测。 中法海洋卫星主要用于海洋动力环境监测,可以实现对海洋表面风和浪的大面积、高精度同步观测,卫星还能观测陆地表面,获取土壤水分、粗糙度和极地冰盖相关数据
水是生命之源,地球上所有生物的生存都是离不开水的,但地球上的水又分为盐水和淡水,盐水一般分布于海洋当中,其中四大洋占据了绝大部分,而淡水多分布于湖泊以及两极冰盖当中。地球上的水资源虽然丰富,但淡水资源仅占据了2%,而两极冰盖又占据了70%以上,因此地球上能够利用的淡水资源并不多。内陆当中的湖泊是人类主要淡水来源,世界上最深的湖叫做贝加尔湖,长江水近百年才能灌满,淡水可供人类用5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