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采购的华录大容量蓝光存储系统验收合格,正式投入使用。这是继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之后,中国社会科学院体系内第二家采购蓝光的单位,充分展示客户对华录光存储的信赖
(记者 杨月 实习记者 胡云茹)1月30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舆情调查实验室联合中国舆情调查与研究联盟、宜居中国联盟成员机构联合在北京发布了《宜居中国发展指数报告(2017-2018)》。报告显示,深圳、上海、北京、广州、厦门、杭州、南京、武汉、西安、苏州位列2017年度宜居中国发展指数前十名。 该报告对中国287个地级以上的城市进行宜居发展指数测评
中国近代影像资料库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申请的国家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收录了1840年至1949年间的4万多幅珍贵历史照片和100余万字内容, 200多个组图和十几个精选专题, 是目前国内最大的、以近代历史照片为主要内容的专业历史研究数据库 ,其依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致力于为历史研究者、爱好者提供专业的知识服务。 除了老照片,影像库中还包含大量的档案、书信、舆图、地图等资料,多源于海外的图书馆藏,同时也有来自于世界各国的摄影家和收藏家的照片,极富史学研究价值。本库采用组图、专题、图说历史等形式展现和记录历史变迁,并配以详细介绍,条理清晰,层次分明,可帮助读者快速了解照片背后的故事,培养爱国情操,关注人文情怀
【学术成果】郑克清教授等出版学术专著《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践行路径研究》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践行路径研究》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是河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践行路径研究”的最终成果。项目由郑克清教授主持。本书从大学生这一特殊社会群体入手,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问题做了深入解析
获得人才称号: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全国高校优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山西省“四个一批”人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2016年影响力人物、山西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山西省“三晋英才”支持计划拔尖骨干人才 主要科研成果: 围绕社会公平正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在《马克思主义研究》、《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4篇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1篇被《新华文摘》目录索引。出版专著两部:《自由、平等与社会公正》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出版、《社会公正的价值考量》2007年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由中国经营报、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所主办的2009中国企业竞争力年会12月12日在北京举行,北京科兴与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中移动及中国联通等企业一起入选2009中国最具竞争力境外上市公司10强。 会上,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所所长金碚发布了“2009中国企业竞争力报告”,他表示,总体来看,金融危机对中国企业提升竞争力是有积极影响的。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中国的国际地位和话语权显著提升,中国超常规地加大了基础设施投资力度,成为基础设施最雄厚和发展条件最优越的国家之一
李丕光,北京大学毕业,编审,中国发展出版社副社长、副总编辑。 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编辑出版工作,先后任职于中国青年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从编辑业务开始,曾担任 李丕光,北京大学毕业,编审,中国发展出版社副社长、副总编辑
曹剑芬著《语言的韵律与语音的变化》于2016年6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本书是作者多年来所写的语音学论文和研究报告的一个汇总,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1)汉语韵律及一般语音学理论探索。着重论述汉语的节奏、轻重和语调等韵律结构问题
你是否有加不完的班,写不完的作业?12月10日,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联合多机构单位共同发布的《时间都去哪儿了?中国时间利用调查研究报告》指出,大学生学习时间在大幅下降,从学习释放出来的时间,用来打游戏、体育锻炼和课外阅读。此外,2017年我国工资劳动者超时工作相当普遍,超时工作率高达42.2%,其中制造业超时比重最大,接近60%。 2018年12月10日发布的《时间都去哪儿了?中国时间利用调查研究报告》指出,2017年我国工资劳动者超时工作(净工作时间大于8小时)相当普遍,超时工作率高达42.2%
5月29日,由西南交通大学主办的“铁路与国家现代化建设暨纪念成渝铁路建成通车7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四川成都召开,来自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公司、中铁二院、中铁二局企业领导和中国社科院、上海大学、四川省委党史研究室、四川大学、苏州大学、三峡大学等百余名专家学者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参加了本次学术研讨会。我院教师冯明博士应邀出席,并作了《中国当代铁路史研究视角下的三线建设档案资料整理研究—以<三线建设史料选编>第一辑<焦枝铁路宜都县民兵师报纸卷>为例》的大会主题报告,简要论述了当代铁路史档案文献整理和研究的现状与路径。 《三线建设史料选编》第一辑《焦枝铁路宜都县民兵师报纸卷>》是我院三线建设研究团队与宜都市档案馆开展合作编纂地方特色档案文献的一项标志性成果,也是目前国内比较少见的有关三线建设中铁路修建的档案文献汇编,对于深化新中国史研究,特别是三线建设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