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症室
【流感高峰期】本港受疫情流感双重夹击 6公院爆满使用率超100% 本港除了受第四波疫情肆虐,也同时在12月踏入冬季流感高峰期。在疫情流感双重夹击下,医管局公布急症室服务及住院病床使用率,昨日(2日)共有4159人次首次到公院急症室求诊,而全港17间公立医院中,6间医院使用率爆满,均超过100%。 据医管局公布数据指,昨日共有4159人次首次到公院急症室求诊,较前日的4173人次有轻微下跌;而昨日另有875人次需转往内科接受治疗
政府建议将急症室收费,由现时100元增加至180元。本身是医生的公民党立法会议员郭家麒认为2003年至今才调整收费,对于加价表示理解,但认为改善地区医疗服务,方为解决急症室“爆棚”的方法;同时收取的费用应全数用于改善急症室的服务。 郭家麒指政府提供的讯息表示,急症室加价之目的,是减少非急症病人滥用急症室服务
(可按这里收看整个简报会的手语翻译短片。) 医院管理局公布,玛嘉烈医院外科病房一名男病人初步确诊感染2019冠状病毒病,同病房一名病人被列为密切接触者,该病房已清洁消毒。 医管局总行政经理(医疗成效及科技管理)庾慧玲今日在简报会上公布有关个案时说,52岁患者昨日黄昏时因发烧、呕吐和上腹痛楚前往玛嘉烈医院急症室求医,当时他没有呼吸道感染症状,医护人员为他进行鼻咽拭子检测后,安排他到外科病房留医
很多人以为在精神科工作的医生不用on call,这实在大错特错。 精神科疾病的病发或复发没有时间限制,精神科的当值医生需要处理急症室或者医院其他专科的咨询;在精神病房里的病人,也可能有其他身体上的问题,要医生半夜紧急处理。 本书的改编个案,病人的年纪、性别、职业各有不同,精神健康问题也不一样,但急症室向精神科的咨询,全都归类为“紧急”,当值医生会即时做鉴别诊断,亦要提出治疗建议,例如是否需要留院、处方药物,或是转介其他门诊跟进等
本文摘要:据澳门日报报导,澳门近日甲型H1N1流感的疫情有所恶化,流感大风行警告级别为第六级蓝色,疫情一般。18日,因流感样症状到仁伯爵综合医院急症室就诊的儿科人数占到全部就诊人数的78%,成人人数则为32%。 19日,有一个班因流感样征状群集事件必须放假
朋友告诉我伦敦什么什么,我轻松地说:那大家的女儿都不用回来了,安心留在那边。 朋友抛出一句:原来你真的是不担心? 两个女儿出国留学就是要学独立。她们从出生第一天,我己经为她们健康作准备,也花了十多年时间教育她们,令他们懂得照顾自己
如果你有感冒症状、背痛、出疹,你最先会去哪儿求医?这个时候家庭医生可能是**人选。有一位你信任、了解你病历和家族病史的家庭医生为你提供诊治,好处实在非常多。 首先,家庭医生多年甚或是几十年来为你诊治疾病,了解你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健康状况;他们接触及诊治的疾病种类也很多,足以在你生命中任何时候成为你主要的医生
伊利沙伯医院(伊院)于1963年启用,是急症全科医院,病床逾1800张,职员约4800名,提供24小时急症室服务,共设16个专科、3间专科诊所、及5间普通科门诊诊所。 伊院为各个临床专科的病人提供高层次及高强度护理,亦在许多所设的临床专科中,扮演着第三层专介中心的角色,特别是癌症科、胸肺及心脏科、脑神经科、及艾滋病科。 伊院是医生、护士及专职医疗人员的基本及研究生训练的教学中心,与各有关的大专院校关系密切
不行了,不行了,医生叔叔不行了! 网上最红最火的年轻热血医生Dr. Ray,透过一个又一个或温馨感人或抵死好笑的小故事,与读者分享在医院的所见所闻。 本书为Dr. Ray第六本作品,他由当年初出茅庐的实习医生哥哥,摇身一变成为“太忙的后裔”的医生叔叔。不变的是他那颗热诚的心,以及爆笑抵死又感人的分享故事
2016年4月11日,立法会资讯科技及广播事务委员会,讨论Wi-Fi 连通城市: 在 2015 年年初,资科办促成医院管理局(下称“医管局”)与 Wi-Fi 服务供应商合作推行试验计划,在六间公立医院 1 的公众地方 (例如急症室及专科门诊候诊大堂),提供一小时免费 Wi-Fi 服务。由 于试验计划取得成功,资科办正与医管局合作,将现有的合作模式推展至所有公立医院 [注1 立法会 CB(4)816/15-16(03)号文件]。 2017年4月10日,立法会资讯科技及广播事务委员会,讨论推行“Wi-Fi连通城市”计划的最新进展: 我们亦积极推动其他政府相关机构参与,在其场地以“Wi-Fi.HK”品牌为市民提供免费Wi-Fi服务